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三十八章 《隆中对》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这不是诸葛亮的错,如果诸葛亮连这些都能预料到,那张溪就不得不怀疑一下,是不是先跟诸葛亮对对暗号了。

比如说个“奇变偶不变”啥的,看看他会不会说“符号看象限”。

总之,张溪还是跟徐庶坚持了对孙权方的担忧,再三强调荆州这个地方不能掉以轻心,而徐庶呢,在肯定了张溪担忧的同时,却又比较倾向于诸葛亮,表示不需要太担忧。

自古江东多英杰啊......总不能江东人里一个聪明人都没有,看不懂这个乱世格局吧?!

对此,张溪只能说......人的立场是会变的,有时候就算能看清,但站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没看到实际《隆中对》的实践方式,都是在诸葛亮的肚子了么,只有刘备问了他才会说......他可没把这些玩意儿写在竹简上啊。

这才是后世看不到诸葛亮对东吴真实态度的原因,实际上从历史上来看,刘备一方确实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相信江东。

当然,江东也从来没有真正把刘备当成盟友就是了。

周瑜天下英才,他就不同意跟刘备结盟,也不同意“借”南郡给刘备,因为他觉得光靠江东足够抵御北方的曹操。

即使是主张“借”南郡的鲁肃,后来不也“单刀赴会”的找关羽讨要南郡,甚至后来孙权派吕蒙出兵荆南四郡到湘水划界的时候,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不过张溪现在也只能是跟徐庶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你要让他修改这个《隆中对》,他是真的做不到的。

总不能改成“东防孙权”吧......

跟孙权搞好关系是必须的,毕竟两家联合才有对抗曹操的一线希望。

你不能要求刘备借了你半个南郡,就要帮伱无偿打工,还你一整个荆州吧?!

这种情况下,江东再偷袭,道义上和情理上都是说不过去的。

整体上来说,《隆中对》的规划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诸葛亮该考虑的也都考虑到了,只是诸葛亮也没想到,时局会变化的那么快。

一个是荆州会投降的这么快,根本不给刘备谋取荆州的机会。

另一个则是江东集团那么不要脸,也压根没管将来,只在乎眼前的这三瓜两枣的。

两边开怼只能死的更快。

但你一边要说跟孙权搞好关系,一边又说着不能相信孙权......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这个人多少有点失心疯。

再一个,也是诸葛亮没在《隆中对》中写明对孙权真实态度的原因——有些事儿,只能做,不能说。

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偷偷的做可以,但不能说出来。

尤其是《隆中对》这种明显要被人传扬出去的文章上,那是一个字都不能写的。

第三十八章 《隆中对》 (第3/3页)

备刚刚平定西川,孙权因为不满荆州他只有一个江夏郡在手,跟刘备讨要荆州遭拒,一怒之下出兵荆南四郡,刘备带兵跟孙权对峙,这就是“湘水划界”。

当时刘备实力已经不比孙权差了,但因为听说曹操亲自领兵去了汉中,刘备要西去跟曹操争夺汉中,因此对孙权做了让步。

双方约定以湘水为界,长沙,桂阳,江夏三郡归孙权,武陵,零陵,南郡三郡归刘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存在什么“借”荆州了,双方已经划分好了荆州的归属,刘备已经“还”了荆州了。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