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三百七十四章 战事渐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七擒”肯定是假的,但“七纵”,却可能是真的如果诸葛亮也是跟自己一样的想法,让孟获当带路党的话。

张溪之前跟孟获商量好了,一个当带路党领路,另一个做戏收拾蛮王,虽然一直都没有“擒住”孟获,但确实是“纵”了孟获五回。

如果再把这个白马部的木鹿大王算上,那就真的只剩下一个所谓的乌戈国王兀突骨,马上就能完成“七纵”的指标了。

当然,张溪也跟孟获打听过了,南中地区,并不存在什么乌戈国,也没有什么兀突骨大王,更不存在什么藤甲兵。

藤甲是南中豪族部曲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铠甲,但那也是因为南中人的制皮手段粗糙,根本造不出皮甲了,不得不就地取材,利用藤条的韧性充当临时的战甲。

就跟江东山越的土人大多用竹甲是一个道理。

既然是临时性的,那当然不会用油浸泡,制作流程也不会长达十几年,更没有可以载人飘在水上的功能。

南中地区,有油,但基本都是桐油,而且产量相当的稀少,用来引火做燃料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外,所谓的“七擒七纵”,其实《三国志》原文并没有记载,同时代的史书也很少提及,只有东晋人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以及东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里有记载,后来被裴松之引用,作为《三国志》的注解。

虽然有二证并列,按照史学界的传统,大多数人是认可“七擒七纵”的说法的。

但因为诸葛亮平定南中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尤其是从第一次抓到孟获后放归,到平定其他夷王,中间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诸葛亮要想跟《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七擒七纵”孟获,牵涉到的地理跨度实在是太大了,从时间上讲根本来不及,因此这段史料,还是有不少人提出过质疑的。

只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太过于深入人心了,花了大篇幅去描述这场南中战役,连“七擒七纵”的对手和地点都写的相当明确,导致很多后人基本都认为,罗贯中写的“七擒七纵”,就是历史事实。

但现在吧张溪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另一种“七擒七纵”的解释。

第三百七十四章 战事渐平 (第1/3页)

历史上诸葛亮的南征,是一月上奏表给刘禅,请求出兵,三月正式领军出发,四月斩杀高定,五月渡过泸水,七月平定孟获,九月攻伐完毕其他南中夷王,之后又花了三个月分割南中四郡为六郡,安插太守人选,教导夷人耕种技巧,安抚南中百姓,最后在十二月的时候正式班师回朝。

也就是说,所谓的南中之战,其实诸葛亮打仗的时间只有半年,剩下的半年是准备和安抚地方的时间。

是的,历史上的诸葛亮平定南中,就是那么的快。

平定南中叛乱,在历史上并不是多么困难的战斗,因此在史书上大致都是一笔带过的,如果不是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提到了,这场平叛行为,都不见得能被史书记载下来。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