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三百八十一章 矿产争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具体原理他们可能不懂,但后果他们却非常清楚,毕竟中国古代这方面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

再一个,虽然这么说听着很扯淡,但这个时代真的不缺铜钱,缺的是铜钱的流通.不管是公侯还是世家们,都有把铜钱藏起来,甚至是用铜钱陪葬的传统。

越是世道混乱,世家和贵族们就越会珍藏铜钱,似乎是想要以此来寻求安心的感觉。

所以啊,张溪建议,诸葛亮可以把南中的矿产进行分批次的开发,比如这次就可以先开发谷昌以北,东川的铜矿区。

至于味县以南,抚仙湖附近的铜矿区,暂时封山不入,不做开发。

(本章完)

其实就是后世金融投资的那一套,总得给投资者看到持续赚钱的希望,融资方才能持续不断的收割韭菜。

只不过刘备的心眼没那么黑,他可不是空手套白狼,是真的拿出真金白银来的这些金银铜矿山就是刘备的本钱,而且在这时代,是稳赚不赔的东西。

诸葛亮和张溪商量了很久,两个蔫坏蔫坏的家伙总算是设计好了这次赎买的整体流程和划分区域,剩下的,就是等所有的世家到位后,开始公开赎买。

是的,这又是张溪建议的.把跟世家代表们私下谈判赎买改为公开赎买,也就是所谓的拍卖。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为了做好这件事,诸葛亮也是一点都不敢马虎,拉着张溪日夜商量,对南中各地的矿产分布,总算是有了一个比较笼统的了解。

而且张溪也建议诸葛亮了,别一次性就把所有的矿产都赎买分完了。

先不说这些世家们有没有能力可以一次性把南中的矿产都给开采出来,即使可以,刘备集团也会在一次次的赎买中,慢慢的把主动权拱手让给这些世家们。

所以必须要有后续开发计划,持续吸引这些世家投钱,把这些世家们藏在地窖里的铜钱都给挖出来,这样才是对财政最有利的事情。

有了铜矿,不代表刘备可以无节制的铸造五铢钱这方面的问题,不仅仅是诸葛亮和刘巴这样的经济天才,就是刘备也知道,这么做对官府财政没有什么好处。

一个,是更加公开透明,大家都是看钱说话,什么人情关系都不好使。

另一个.就益州派和荆州派的关系,益州派内部还有东州派,南中本土派和益州本土派之间的分别,这要是不抢起来,那才是怪事。

你们抢不抢的,诸葛亮和张溪是不在意的,刘备说不定还乐见其成.一帮世家抱团,对主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而且你们这么一抢,这个拍卖的价格不就高上去了?!

都是钱啊,不能不要的,对吧?!

第三百八十一章 矿产争夺 (第3/3页)

国家大事上面。

综上所述,刘备选择荆州派比较公平的方案,也就情有可原了。

而这次诸葛亮南下,就是带着这个方案,在味县主持赎买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跟各大世家的代表们讨价还价,划定赎买区域和采矿年限。

这种事情,只有诸葛亮这个平时处事公允,政务能力一流,被荆州和益州两派和刘备共同信任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让大家都心服口服。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