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配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再加上有人前后串联,很快的就达成了一致。

倒不是联合起来针对诸葛亮,他们还没有这个胆子,另外也不相信其他势力的代表会这么容易的互相信任,互相合作。

所以,这些世家都是按照各自的利益导向,组成了小团体而已。

比如南中本地派,就在李家和孟家的主导下,结成了小团体,大家先联合吃下一部分矿产份额,回头自己再内部消化。

同样的,东州派和蜀中派也同样是这么做的,甚至荆州派在看到益州人这么搞之后,也不得不有样学样,在蒯家和黄家的带领下,组成小团体。

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在跟对方的竞争中有胜算,哪怕是黄家,也无法跟整个东州集团去比拼财力和人力。

就这样,张溪和诸葛亮期待的各个世家争破头,相互抬价的事儿并没有大规模的出现,但这几个小集团之间,互相抬价倒是常有有些还是损人不利己的那种。

钱呢,确实也没少赚,但某种程度上,张溪和诸葛亮试图分化各世家的计策,却是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倒是让各地区世家之间的矛盾,有所增加。

这事儿,有利有弊吧.哪怕是诸葛亮,也没指望靠一个铜矿就能起到分化世家的目的。

张溪也没想到,这年头的世家就搞出了这种小团体如果更深入一些,组成集团化,以股份制的方式来运营和分红,说不得还真的让这些世家在铜矿份额中,得到利益最大化。

综合起来考虑后,得出了这么一个结果。

至于张溪建议的拍卖嘛其实效果不算太差,但也不算太好。

一开始的时候,世家们听说了“拍卖”这种新鲜的方式后,确实彼此之间产生了不小的矛盾,尤其是荆州派和益州派之间,双方都在较劲。

但很快,两派之间在有识之士的带领下,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和解。

毕竟,能代表一个世家来味县处理铜矿事宜的人,就没有一个不是家族中的精英,脑子绝对好使。

但很显然,张溪高估了这些世家们,在他们看来,小集团只是临时为之,等到拿下份额后,内部免不了立刻就得开始勾心斗角.啥股份制,这年头的人可没有这个概念,只有捞到家里的钱,才是我的。

张溪可不想去提醒这些世家还有利益最大化的合作制度,毕竟张溪的屁股是坐在刘备这边的,可不是坐在世家这边的。

而诸葛亮跟各大世家聊完了铜矿的分配后,荆州世家大多是已经告辞了。

一个是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配 (第2/3页)

再一个,这些世家们在味县呆了两个月,听了诸葛亮的“招商会”介绍,又派人实地考察过后,才发现,东川的铜矿存储量,远远大于他们的预期。

经过再三核算,这些世家们觉得就自己手头的钱粮人口,加起来能吃下四成的份额,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再加上东川的大部分铜矿区,以现在的技术条件不那么好开采,有一定危险系数,世家们也不愿意太过于冒险投钱,因此把目光都放在了那些比较好开采的露天或者浅层铜矿上。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