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四百八十七章 刘巴的策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以前吧,因为战乱的关系,也因为大家都还在大汉的这个名义的盘子里吃饭,所以不管是从蜀中运送蜀锦,盐,纸张这类的东西去江东,还是刘备集团通过江东世家收购粮草运往蜀中,这都是正常的事儿。

大不了就是疏通一下当地官府的关系而已,这点只要有当地世家背书,那基本就没有任何问题。

可现在,孙权称帝立国,有些事儿就不是一个条子能解决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易,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章程才行。

否则一旦孙权闭关自守,刘备集团的蜀锦再好,也送不到江东境内。

所以诸葛亮提出了“互市”和“保护商道”的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这个建议也不是随便提的,这里面有个前提——大汉对江东,得是贸易顺差才行。

虽然诸葛亮不懂“贸易顺差”这个词儿,但并不妨碍诸葛亮去理解这个意思.或者说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能理解,毕竟没好处的事儿,谁干呐。

事实上,季汉不管是对江东,还是对北面的曹魏,一直都是贸易顺差,不管是蜀锦,纸张,还是盐,甚至是走私铁器,都能给季汉带来大量的钱粮收入。

“互市”其实是对季汉有利的。

季汉输出不能吃的蜀锦,纸张等物,换回来的可都是粮食不然就靠蜀中和荆州两地,怎么撑的起这连年的征战?!

正式询问诸葛亮了,那就代表着刘备是要寻求实际的利益了,对这点,诸葛亮知道。

因此诸葛亮琢磨了一下,建议道,“可与江东重订盟约,约定互市,互相保护沿江商道。”

嗯,这个才是正理。

先不管孙权称帝的合法性如何,刘备承不承认孙权确实已经实质上称帝了。

一旦称帝,就可以明确的建立关卡收税,如果孙权非要不让蜀中的物品运送到江东,或者对蜀中商品征收重税,其实也是说的过去的。

曹魏那边因为政治因素的关系,免不了的还得是走官方走私这一条路线,这种路线虽然能带来高利润,但并不能大量出货,有很多的顾忌。

但在江东这边,如果能谈下“互市”的条件,不仅能靠贸易顺差带来大量的收入,还能制定“市监税”,通过收税名正言顺的扩充国库。

而站在孙权的角度上来看,蜀中的蜀锦也许他可以不需要,但纸张,盐,甚至是铁,那孙权是希望多多益善的。

这是一条能让孙权接受,同时也能收割江东财物的好办法,属于是阳谋。

诸葛亮一提出来,刘备的眼睛就亮了,然后赶紧命人去把刘巴给请回来,一起商量这个互市的事儿该怎么

第四百八十七章 刘巴的策略 (第1/3页)

占便宜归占便宜,但终究不是正道。

张溪的这个计策,可以让刘备哈哈一笑,扫去一些内心的不爽,但对大汉,却没有任何好处的。

刘备终究是一个成熟的君主,一个政治人物,这种小伎俩嘛,可以搞,但对大汉无益的话,其实搞不搞的,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此,刘备对这个建议,并没有表示要采纳的意思,而是继续问策,询问诸葛亮。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