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七百八十九章 司马懿的应对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因此,当邓艾一说起这个计策的时候,关平和关兴都觉得,邓艾说的好有道理。

通过己方的兵力调动,引诱敌军做出相应的兵力调整,通过观察敌军兵力调整的方向,多少能看出敌军的防御重点,进而猜测敌军的战略目的。

而且吧,即使司马懿真的有阴谋,设伏包围了邓艾率领的一万先锋军,关平手握三万人,至少还能领兵接应.虽然是冒险了点,但总比守着邓县瞎猜司马懿的目的要强的多。

想不出更好办法的关平,最终同意了邓艾的策略,分兵一万给邓艾,让他往宛城发动试探性的进攻。

而邓艾这一动,却让身在宛城的司马懿,有点皱眉了。

其实吧,司马懿根本没有什么阴谋诡计,他就是砸拖时间而已。

关于这一点,其实早在关平率领的襄阳前军抵达新野的时候,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就曾经专门建议过司马懿,要不要派兵层层阻截,不让蜀贼靠近宛城。

甚至于,司马昭自告奋勇,愿意率领五千兵马,前突至邓县,占领哪里,就地防御。

但司马懿都拒绝了。

邓县这个地方吧,不是司马懿不想占据,而是没有必要立刻占据。

他建议关平,要实在不行,分他一万兵力,让他前突到宛城附近,查探一下具体情况。

目的不是破敌,是通过自身运动,调动敌军运动,从而找到敌军真正的战略目的。

这招吧,说起来,也是张溪传授给邓艾的以我为主,调动敌军,引诱敌军主动露出自己的破绽。

不是什么新鲜的招数,属于是后世兔子军的惯用伎俩,是多年战争经验的总结,张溪这个半吊子听过两次这样的经典战例,就拿来自己用了。

但在这个兵书都没有几个人读过的时代,这种战争经验总结,某种程度上来说,即使有个十几二十年领兵经验的将军,没点悟性,也未必能总结出来。

在上次北伐,蜀贼撤军后,邓县基本就是处于一种三不管的境地,司马懿没有派人收复这个地方,蜀贼也没有留下兵力防守,城内的百姓和官吏,也全都被徐庶和王基南迁回了襄阳.邓县近乎是空城一座。

这个地方,是司马懿专门留出来的缓冲区,想要占领,随时可以占领,没有必要专门屯驻军队,这样有分兵的嫌疑。

本来司马懿手里的驻军兵力就不多,不过三万人左右,防御一个宛城还行,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七百八十九章 司马懿的应对 (第2/3页)

平小心应对的心态,可也不能一直就这么在邓县呆着不动啊。

确实,站在战争的角度讲,不能意气用事,面对司马懿如此明显的违反军事常识的做法,如果找不到司马懿这么做的用意,擅自进兵,可能会掉进司马懿精心布置的陷阱里。

但因为一直摸不透敌军主帅用意而始终不进兵,这次出征宛城的军事行动,一样会因无法达成战略目的而失败。

所以.在邓县停留休整了五天后,邓艾实在忍不住了。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