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九百零二章 调任和妥协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而这个小会议真正需要讨论的重点,也不是对大会议框架进行有效补充,而是关羽已薨,荆州不能没有实权将领镇守,到底应该派谁去。

根据诸葛亮的意思,这个实权将领,必须是能力和威望都足够,同时也能理解朝廷对外的政策,同时又能被荆州世家大族所接受的人选。

要符合这么多条件的人选,其实也不多,只有两个人——王基和张溪。

王基虽然年轻,但他在荆州为官十年了,从上到下都处的非常好,再加上他“郑玄弟子”的身份,虽然王基也是寒门出身,但在世家大族那边,是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的。

唯一的问题是,王基的威望不够,在政务方面虽然很出色,但在军略上,王基一直没有机会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未必就能有效的威胁和压制北面的曹魏和东面的孙吴。

而张溪嘛,早年也在荆州为官过,虽然跟世家大族的关系不算太好吧,但在世家子弟的心里,张溪的威望可不低。

当初张溪为了给世家找事儿做,瞎鼓捣弄出来的岳麓书院,现在已经成为了荆州,乃至江东诸郡学子向往的文学圣地。

司马徽这个糟老头子凭借这一点,都已经跟庞德公并称“徽德二公”了如果不是庞家和司马家的后代还有点节操的话,酝酿一下舆论,封圣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司马徽已经过世了,唯一活着的岳麓书院的创立者,就只有张溪一人了。

因此,张溪虽然久不在荆州,但他在荆州的威望可不算低。

这种时候,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一起参与了,剩下的细节,只需要开小会就可以了。

李严可以启程会汉中继续镇守了,黄权也可以继续去忙他的益州世家置换土地,以及训练雍州水军的事情了,魏延和赵云忙着去征召雍州郡兵以及制定操练的事项,陈祗和费祎则要把今天的会议内容形成奏章,给几位大佬过目无误后,送给成都的天子过目。

就连旁听的姜维,他也需要回去写一封奏章,把今天的所见所闻,用自己的渠道送给刘禅,供刘禅参考。

因此,参与小会议的人,也就是诸葛亮,法正,庞统,徐庶,张溪这五个人而已。

其实法正都是来凑数的,大会议决定的框架里,对益州派的利益涉及的很少,如果不是为了看着庞统不作妖的话,法正都不需要来参加这个会议。

而且,有张溪去镇守荆州的话,以他的名声,不管是北面的曹魏还是东面的孙吴,都不敢大意.他是真的有能力可以跟两国的大将军掰掰腕子的存在。

再加上张溪主动提出了对东吴的外交策略,自然不可能不懂朝廷的用意,由他去镇守荆州,那肯定是比王基更加合适的人选。

而张溪唯一的问题是——他要是去了荆州,那雍州怎么办?!

雍州现在也是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刻,张溪这个雍州刺史要是调走了,谁来主持雍州大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九百零二章 调任和妥协 (第1/3页)

真不是诸葛亮故意坑张溪,实在是张溪的建议,跟诸葛亮的想法完全不谋而合。

诸葛亮到底有些放不下他那个“东和孙权”的战略构想,再加上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策略来应对东吴的变卦,所以这种折中的策略,是最符合现在诸葛亮心境的。

既不能轻易对东吴示弱,但也不能把东吴逼到曹魏那一边去,就是现在诸葛亮最实际的想法。

议事到了这里,大框架是已经确定了的,剩下的,就是一些小细节的讨论了。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