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九百六十四章 洛阳战事(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重要因素,就是司马懿手里的兵力,再一次出现了减员。

原本有一万四千人的守军,经过汉军十余天的攻城后,锐减到只有一万人左右了。

眼看着一月份还没到月底呢,司马懿手里的守军,已经战损三成了。

到了这个地步,不管是司马懿还是辛毗,其实都知道,这个洛阳城,是肯定守不到二月份去了。

这种情况下,司马懿一咬牙,找到了辛毗寻求辛毗的同意,弃守洛阳城,退守虎牢关。

只能是一躬到底,表达对这位大魏老臣的尊敬。

(本章完)

司马懿必须这么做,因为辛毗同样有持节节制全军的权利。

如果司马懿不征得辛毗的同意,下令撤军,而辛毗又非要坚守洛阳的话持节剥夺自己的军权,辛毗是有能力干出这种事情来的。

因此,司马懿私下找到辛毗,想通过这种试探,让辛毗同意弃守洛阳。

司马懿本来准备了很多的说辞,比如说退保虎牢关,守住反攻的底线,比如说保住河东,河内二郡,司隶也不算丢失.但辛毗只听了司马懿要弃守洛阳后,只说了一句话。

“予老夫三千兵马,余者,君可自决之。”

仗打到这个份上,东吴想要往江陵方向再次前进,已经是非常困难了,所以,司马懿指望东吴能给力点,那纯属是想瞎了心了。

荆州方面,东吴进军困难,而河洛方面,大汉的北伐军进攻洛阳,倒是还算顺利。

这个顺利,不是说大军已经攻入洛阳了,而是说,在经过十余天的进攻后,北伐军已经可以对洛阳的城墙,造成实质性的威胁了。

也就说,已经出现了登上城楼,进行城墙争夺战的现象了。

虽然司马懿通过临阵指挥,轻松击退了这支登上城楼的小部队,重新堵住了缺口,但这也意味着,仅靠常规的办法,魏军已经没有办法完全守住城墙了。

那意思就是给我三千兵马,我来守洛阳,你带着剩下的兵马,要退守哪里,你自己去做决定吧,我绝不阻拦。

辛毗也知道这个洛阳,是早晚要守不住的,也不可能等来河北的援军但他这个三朝老臣,不能不给天下做个榜样。

司马懿有能力,还年轻,他可以走,为大魏留下将种帅才。

但他这把老骨头,就只能埋在这个洛阳城了。

司马懿一听辛毗说出这话,顿时明白了辛毗的用意,但司马懿想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

第九百六十四章 洛阳战事(二) (第3/3页)

多的自主权利.既然孙权这么要求了,孙盛能怎么办,就硬着头皮进攻呗。

但,进攻效果真的很差谁会愿意在细雨绵绵的天气,上阵去厮杀啊。

人家蜀军是有城池要守,有百姓和田地财产要守护,不得不战,东吴这边.你指望普通士卒能理解上头大人物的所谓“战略意图”么?!

这仗打的,孙盛都觉得,自己跟个蠢猪一样.但又不能不打。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