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九百七十七章 初闻迁都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反倒是这些年,诸葛亮不管是坐镇长安,还是屯兵洛阳,时时刻刻不忘叮嘱天子,要有自己的执政班底,要收拢天下民心,军心.一副巴不得天子上位,掌握实权的架势。

这就是为什么刘禅能信任诸葛亮的根本原因诸葛亮的所作所为,从来都是为了大汉,而不是为了自己。

这次诸葛亮上书刘禅,希望刘禅能移驾长安,其实潜台词就是让刘禅去长安,一方面收拢关中,河洛,秦州,凉州等地的军心,民心,另一方面,也可以摆脱成都世家大族对朝政的牵制,组建属于自己的执政班底。

甚至诸葛亮都明说了,他会留在洛阳前线阻挡曹贼可能的反攻,不会回军长安这摆明了就是告诉刘禅,你随便搞,真出了事儿,那也有我帮你兜底。

你说刘禅能不心动嘛。

可刘禅心动没用啊,成都的朝臣们,都快炸锅了。

是,你诸葛亮是一句都没提迁都的事儿,但这个天子移驾长安,总御北伐的做法,其实跟迁都已经没什么两样了吧?!

别人不去说他,益州世家大族出身的朝臣们,肯定是直接反对啊。

礼部尚书秦宓直接上奏天子,表示成都是国都,天子坐守国都,总揽全局,统御四方,这才是英明的天子应该做的事情。

至于对外征战,这本来就应该是臣子将军们应该去做的事情,如果做不好,那就是臣子将军们的责任为什么要天子御驾亲征?!

刘禅又不是真的傻子,他不过是对自己的认知明确,知道不管是政务还是军务上,他都不及诸葛亮等人,而诸葛亮等人,不管是出于对先帝的知遇之恩,还是对大汉的忠心,都不可能会背叛自己.既然这样的话,那就把朝政交给诸葛亮等人处理,自己落得清闲,也不是什么坏事。

可这并不代表,刘禅不想成为一个有实权的皇帝。

而皇帝要想有实权,两样东西必不可少——军心和民心。

如果是摊上曹操这样的辅政大臣,那刘禅这辈子也别想触碰这两样东西,好好的在深宫里当个吉祥物才是最妥善的选择。

可刘禅的辅政大臣,是诸葛亮啊你见过哪个权臣常年不在朝中呆着,也不在朝中培养亲信,更不会提拔自己的亲属掌握实权的?!

再一个,天子乃是国之根本,轻易御驾亲征,于国无益,若遭挫折,反而容易动摇国本.因此,秦宓强烈反对天子移驾长安。

而益州派的后起之秀,丞相府劝学从事谯周直接借用天文星相之说,力陈星相异动,天子不可轻离都城,否则恐有灾祸。

总而言之,益州派肯定是不希望刘禅北上移驾长安的今天这一步松了口,回头刘禅说不定就直接在长安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九百七十七章 初闻迁都 (第2/3页)

捷奏疏,同时也带来了一封诸葛亮请求天子,移驾长安,总御北伐大计的奏折。

诸葛亮在这封奏折里,详细讲述了天子移驾长安的必要性,尤其强调了天子刘禅一旦移驾长安后,关中和河洛百姓必然箪食壶浆以迎天子,北伐将士感念天子亲临,必然奋勇作战这一件事。

其实说白了,诸葛亮就是告诉刘禅,移驾长安可以收获大量的军心民心,对刘禅树立自己的天子威望,有极大的好处。

光这一点,就足够刘禅动心了。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