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东吴内政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能攻下江陵,如果在荆州的长江北岸也能建立起足够的战略纵深,那孙权的这份基业,也就算是完美了。

但不管如何,现在的孙权,在短时间内是没有什么压力可言的,因此,他的重心,还是回到了内部统治上来了。

孙权首先干的一件事情,就是任命陆逊为新任的上大将军,同时流放了吴中张氏的家主张温。

陆逊是吴中四大世家的陆氏出身,让陆逊取代周瑜原本的位置,就是在安抚陆氏,同时向江东本土世家表明,孙权并没有要过河拆桥的意思。

而流放张温,是对江东本土世家的一个警告。

吕壹上表弹劾建安太守郑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原因也很好理解,张温这个人,虽然是江东世家,但他和蜀汉方面的联系一直很紧密,有很多东吴的机密情报,就是从张温这边流传到蜀地去的。

这不是什么秘密,其实孙权知道的一清二楚。

之前不动张温,除了张温是江东四大世家之一,张氏的家主外,还有一点,那就是那时候的东吴,并没有打算跟蜀汉彻底翻脸,留着张温,到了必要时刻,可以用来缓和双方的关系。

但现在,江陵一战过后,双方已经彻底撕破脸皮了,那么张温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只是流放张温而不是选择直接杀掉,还是孙权考虑到本土世家的态度,放了张温一马。

不管是曹魏还是季汉,都在想着如何一统天下,因此他们的决策,都是围绕着如何尽快恢复己方实力,收复失地来的。

可东吴这边.自从周瑜病故以后,孙权的心态,更加倾向于如何保住江东基业了。

现在的东吴,势力范围北至青徐,南至交州,国土千里,也确实称得上是一方传世基业了。

北面,随着东吴彻底掌控淮南,把淮南和青徐连成一片,等于是在长江防线前面,建立了足够的战略纵深,再加上有陆逊镇守,孙权没什么可以不放心的。

西面,东吴依然掌控着荆南四郡,斩断了蜀汉伸入荆南的触角,再加上水军在朱然的指挥下,再次控制了长江水域,短期内,蜀汉不可能威胁到东吴。

这么一升一放之下,孙权的制衡手段尽显,进一步巩固了皇权。

而之后,孙权干了第二件事情。

成立了校事府,任命吕壹为校事府校尉。

这本身不是什么引人瞩目的任命,吕壹在江东名声不显,孙权提拔他也不过是一介校尉,低级武官,本来是没什么人在意的。

但当这个校事府成立以后,做的第一件事,顿时让东吴的群臣们察觉到了实情的不对劲。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东吴内政 (第2/3页)

控制住吏治,那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就这样,曹叡最终下了诏令,由孙资主持改革“赎罪钱”制度,制定细则,变更为“议罪钱”制度,即刻实行。

曹魏这边忙着敛财备战,而东吴这边,孙权就显得反应慢了很多。

没办法,心态不同,做事的风格自然也不同。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