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北伐理由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刘晔这个人,虽然站在汉室宗亲的立场上,行为令人不齿,但在这个乱世中,却也情有可原可如果再私通大汉,背弃曹魏,那刘晔这个人的名声可就臭了。

至少,徐庶不认为刘晔是如此人品的人。

而且,作为密探,自然是要以保密为先.落款只有一个“刘”字,可不代表这个人就一定姓刘,也许这只是一个心向大汉的代号而已。

如果抛开姓氏的因素的话,那么曹魏朝堂之上,能知道这些机密的人也不在少数,抛开那些人品还说得过去的曹魏三朝老臣,其他人都有可能是这个密探。

甚至,徐庶都怀疑过,有没有可能是曹魏宫廷内部的校书郎或者黄门令这些人虽然官小,但作为记录朝政的工作人员,他们也是必须在场的,能知道这些机密也正常。

可现在,所有人的疑惑都解开了.这个密探,居然连托孤内容都知道,那他就不可能是什么校书郎,黄门令之类的小官了。

托孤,一般都是皇帝在临终前跟托孤大臣私下谈话的时候,只有在最后要下诏的时候,才会让黄门令入内理论上讲,黄门令也不知道之前曹叡跟托孤大臣说了什么。

只有当事人才能知道详细的现场内容。

而整个曹魏的托孤现场,根据密报的描述,好像只有孙资和刘放两个人。他们是作为曹叡的心腹,全程参与和见证了整个托孤过程的.更别说他们还劝说曹叡,更改了托孤重臣的人选。

这么一思考的话,这个密探,只有可能是孙资,刘放两人中的一个,而根据那个落款,基本所有人,都认准了,这个密探,可能就是刘放。

以前,是大汉倾颓,导致汉室后裔不得不另寻出路有刘备这样力图光复汉室的,也有像刘表,刘璋这样试图割据一地的,自然也有像刘晔那样选择另投明主的。

可如今,大汉光复在望,身为汉室后裔,显然不可能跟着曹魏一起陪葬.刘晔试图联系季汉,作为内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这只是庞统的猜测的理解,也有持反对意见的人。

比如说徐庶。

徐庶认为,刘晔这个人,是早年就选择了跟随曹操,在曹丕篡汉的时候也一言不发的人,早就没把自己当成是汉室宗亲了。

不然是真的说不过去了。

而如果是刘放的话,他的行为就说得过去了。

刘放也是汉室宗亲,但刘放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北伐理由 (第1/3页)

其实吧,对于这个密探到底是谁,季汉的高层,是有过一些猜测的。

比如说庞统,他就曾经猜测过,会不会是曹魏的大鸿胪刘晔。

毕竟,这个密探每次的落款就只有一个“刘”字,而密探承报的内容又大多是只有曹魏高层才能知道的机密.除了刘晔外,庞统实在找不到几个符合条件的人选。

而且,在庞统看来,刘晔也不是没有这么做的理由刘晔毕竟是汉室后裔,而且论血统的话,比刘备这个中山靖王之后都要根正苗红。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