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李严的无奈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虽然还是一样的私心过重,但是吧,历史上的李严,在刘备驾崩后就是托孤大臣,一直占据着益州东南的区域,大有自立山头的意思。甚至后来诸葛亮为了抽调李严北上汉中,还不得不任命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太守,这才把李严和江州兵调到汉中,参与北伐。

历史上的李严,可过的比这个时空的李严要舒服太多了,也因此,历史上的李严,也有比这个时空的李严更加嚣张跋扈的资本。

这个时空的李严,倒霉催的偏偏被张溪忌惮了,甚至因为孟达事件的牵连,导致刘备对李严也有点感官不佳.如果不是后来法正为了保证东州派的利益,拉了李严一把,李严现在不定在哪个地方当太守当到老死呢。

因此,这个时空的李严,比起历史上,要少了一分跋扈,多了一分谨慎,但也因此,李严因祸得福,成了大汉的尚书令。

所以啊,这个时空的李严,虽然还是有不小的私心,但同样,他也清楚,自己在天子面前,在诸葛亮面前,恐怕是真的没有多少分量。

因此,固然有一肚子的怨气,但李严面对这么奇葩的决策圈现状,也只能是配合,配合,再配合。

只是吧.凡事你得有个度,对不对?!

我李严好歹是堂堂的尚书令,仅次于丞相的行政长官.你们这帮闲着没事儿干的决策圈大佬,能不能不要想一出是一出的,就知道给我添堵?!

经济战?!

什么经济战,那就是在玩火自焚!!!

说实话,对这样的决策模式,李严作为尚书令,是深恶痛绝的.丫的一帮老家伙,镇守地方就好好的镇守地方得了,没事儿非要插足中央朝政干什么?!

但是吧,李严对此又不敢多说话,怕自己一句多嘴,真把诸葛亮或者庞统给召回长安来了,那自己如今的权利和地位,也一样会受到威胁。

至于天子现在李严算是发现了,就刘禅对诸葛亮的那个信任程度,至少在诸葛亮死前,他李严是没机会能取代诸葛亮的地位的。

只是,很悲哀的是李严并不比诸葛亮小几岁,真指不定谁熬得过谁。

这个时空的李严,跟历史上的那个李严,多少还是有点不太一样的。

作为大汉的尚书令,同时也是能力非常出众的大才,李严能不知道,直百钱这个东西,到底是个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李严的无奈 (第1/3页)

如今的大汉朝政决策圈,其实是一个很畸形,很奇葩的存在。

真正掌握着话语权和决策权的人,基本都是在外地镇守,而留守在长安的人,大多是负责施政和执行。

但问题是,天子在长安,李严这个尚书令也在长安,为了不让决策政令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纰漏和误读,因此,真正事关国家大事的决策,一群在外地镇守的决策圈大佬,动不动就要回长安开会。

如今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那种交通发达的年代,回一趟长安可不容易,再加上大家手里多少都有不少的事情要做,不可能说走就走这就造成了决策事务有一定的延迟性。

阅读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