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132 杂交育种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么折腾下来,各家再去掉留下的种粮,每家每户过的日子就紧吧了!”

听到杨大壮颇有些无奈的叹气,杨小涛跟着长出一口气,知道没什么这年代农民苦了。

一天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收获的粮食勉强吃上饭,有时候还得靠野菜垫肚子,饿不死,也吃不饱。

怪不得农村人都向往城里的生活呢。

杨小涛知道杨大壮还有很多没有说,他也没问,只是将话题拉回玉米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还剩下一大半呢!”

杨小涛算着,杨大壮却是摇头,“那只是公粮。还得卖余粮!”

“卖余粮?”

“嗯,这也是必须的!”

杨大壮没当回事,毕竟这些年都是这样做的,随后看向杨小涛一脸疑惑,就讲解起来。

“那大壮叔,你们收获的时候,这种个头大的多吗?”

杨大壮恢复神情,对他来说,能够吃上饭就已经是天大的事了,比起小时候亲眼看着几个兄弟饿死,自己已经幸运多了。

听到杨小涛的话,想了一会儿,“好像不太多。”

“没几个,大家伙也没在意,反正都晒干送粮站去了。剩下的也都自己磨成粗粮。”

旁边杨石头说话,他跟着杨小涛跑了大半天,隐约觉得杨小涛不像

说白了,就是下发生活费,给那些老人,行动不便的提供帮助。

五统指的是村镇的教育附加费、计划生育费、优抚费、民兵训练费和民办公助事业费。

别管这些东西做没做,有没有,但这三提五统需要的钱可是一分不少,都需要从这些钱里出,剩下的自然没多少。

即便是平均下发各户,一家里面也不过是几块钱。

这还是好的,要是卖的钱不够,还要从下面人手里收一些补上。

其实,就是以低价将余粮卖给国家,变相的支援国家建设。

而且卖多少是有数的,不足的就得从口粮里凑。

杨家庄全村一共近两百户,成年劳力200多,去年交的公余粮一共五万多斤。其中公粮有一万多斤,余粮三万多斤。

“那余粮卖的钱呢?”

“不管多少,总得有些吧。”

杨小涛沉默片刻又问到,“那这些粮食,我们能剩下多少?”

“剩下?呵呵!”

杨大壮摇头,烟气吐出去,在空中形成一个烟圈,慢慢扩大最后消散。

“这么说吧,咱们种了国家的地,就得交税!也就是交公粮。”

“按照国家要求,没亩产粮标准为400斤,上交比例是15%,也就是一亩上交60斤。这是给国家的,必须得交!”

杨大壮压低声音,“去年咱们队一共卖了37500斤的余粮,小麦8分一斤,玉米5分一斤,总共卖了2057.6元。”

“你别看这钱不少,但到咱们手里,就没多少了。”

杨小涛在一旁听着,杨大壮说起刚刚实行的“三提五统”来。

所谓三提,就是指生产所得村里三项提留。

分为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归生产队管理。

132 杂交育种 (第2/3页)

,怎么也得八九百斤吧。

“唉。这也是没办法,土地贫瘠,又没有化肥,单靠人畜那点粪便,根本不够用的。”

“而且还要人细心照料,没有好家伙使,怎能有好产量?”

杨大壮也是无奈,全国情况就是这样,大家也没办法,只能盼望好年头,老天爷保佑,多产点粮食。

阅读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