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靖明〗

第222章、攻势立转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真正的臬司衙门司狱万清带领了十二个真正的司狱吏卒站在他面前,手里抖着那张公文倨傲地说道:“张御史如果觉得有冤,向督台大人和臬台大人申冤就是,我是奉命办差,带走!”

张经气不打一处来:“慢着!”

这一声吼,那些要拥上来的吏卒倒是顿下了脚步,看向万清。

做过一方首官的张经见多了吏卒,此刻一声怒喝自有积年官威。

不等万清不满地开口催促,张经先说道:“你们胆子不小,敢做这等抄家灭族的事?”

张经又转头看向万清:“你已身处死地而不自知!费督台是与我同日离开府城去巡茶课的,你这公文上的总督大印从何而来?若果真是杨阁老意欲谋反、陛下密旨四川勤王,此刻又岂能不传檄四方,遣诸卫官兵严阵以待?万司狱,你可要想清楚了,谋反的若是给你下命令的高克威,那你便是同谋!”

说罢再次对程文德斩钉截铁地提醒:“程知州若不辨明情势,那将来也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片刻之后,阳武侯和杨公子大眼瞪小眼。

薛伦以为他有什么要紧情况传过来。

杨植紧张地怕薛伦追问他刚才去什么地方送信了。

毕竟陈寅交代过了这个万不能说出去,至少在他告诉自己可以说出去之前。

杨植也根本不清楚把信放到那里会被谁收到。

“不用怕他!”万清昂了昂头,“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是陛下密旨,还有督台大人和三司用印,擒下你,有功无罪!”

吏卒又围过来,张经却只看向了一旁的眉州知州程文德:“程知州,你可要想清楚了。我在你眉州出事,你难辞其咎!我乃外派御史,四川上下,岂敢如此辱我?说有陛下密旨,拿办钦派御史,无人宣旨,只遣一从九品司狱?”

程文德骤听如此大事,人都处于懵圈状态。

听到张经这么说,他也觉得此事过于蹊跷,也过于轻慢。

如果朝中真的是杨廷和已有曹操之势、陛下有密旨,那费宏及三司要来拿下张经,岂会就这么让臬司衙门的司狱带着十二个狱卒来?

品级虽然没变,但地方官变成京官,而且是一科言官之首,算是一个不小的升官。

如今,更是因为这次清整天下水利的事被委任为四川巡水御史。

担了这个差使,他毫无疑问已经是新党一员。

因为费宏,四川却是旧党大本营之一。

张经来之前预料到过在四川会很难做,但没想到如今却会面对这样的局面。

“……既然如此,那杨公子就先到我府中住下吧。”

安排人把他先护送到自己家去了,薛伦感觉很疲惫。

年纪实在是大了,而眼下却又左右为难。

而四川的这个难题,只是因为皇帝的一个决定。

……

潘旻笑着摇了摇头:“不熟悉,但他们都知道此事轻重。不须瞒,也瞒不住。高克威谋逆,我们过去也不是理事的,只是先等费督台回成都府而已。”

薛伦思索了一会就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办!”

公文写好送出去不久,又有通报来:“总兵大人,衙门口有个士子请见,说是杨阁老的亲侄子。”

薛伦眼神一凝:“请进来。”

片刻之后,杨廷中的儿子杨植来到了薛伦面前。

眉州自唐时起,刻板印刷业就逐渐兴盛,成为“书刊”之城。

这也让眉州学风蔚然,不仅在两宋年间共出了八百八十六位进士,更是出了三苏这等名震千古的人物。

此时,眉州是四川布政使司的直隶州。

张经在眉州已经呆了六天。

他是正德十二年的进士,中进士后得授嘉兴知县,而朱厚熜登基后因为那一大批言官被罢黜,他补成了工科都给事中。

第222章、攻势立转 (第2/3页)

告病在家休养几日、藩司事务一应如常便可。至于臬司……”

潘旻一声轻叹:经历、知事、照磨、检校、司狱都不在,那确实是诸多事务无人处置。这么多人自无可能同时有事出府城,没个说法,人心也不安。

“侯爷,那就不如先行文一道至总督衙门和总镇太监处,侯爷派我,总镇太监派一人,总督衙门派一人,一同先去坐镇。那剩余的官吏,我们只先安其心,让他们这几日先只是收公文,不处置。”

“你熟悉臬司事务?”薛伦看着他。

阅读靖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