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130 懒政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呵呵!”朱元璋听了,一声冷笑道,“这小子只是借着大明宝钞这个事情,在说我给各地商税定额是有问题的。”

朱标听了,陪笑说道:“一凡这个小滑头,根本逃不过父皇的法眼!儿臣看他下面所说也是猜出来了,他就是在说收税的事情。”

看到朱元璋没表示,他便继续说道:“不要做什么定死,百姓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只要不犯法皆可,有利于百姓提高收入,生活更好。大明王朝丰衣足食,也就能长长久久。儿臣觉得,要是百姓不挨饿受冻,也确实会少一些闹事的。”

对此,朱元璋其实太有感受了。如果当初他能吃饱穿暖的话,就不会提着脑袋造反了。

因此,他听到这里时,便点评一句道:“这小子这点是没说错的。或许之前的一些考虑,沿用前朝的做法,有些简单了。”

其实,后面是什么内容,他已经看过,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要朱标再说,也是在培养朱标而已。

朱标这边,却不知道这一层意思,只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王朝稳定与否,长长久久与否,这是朱元璋最为关心的。张一凡提及这个,他觉得有道理,就会重视起来。要是只如同前面所说什么规律之类的,他压根就没重视。

给百姓规定职业,只能从事什么,并不是大明朝所创。事实上,从官制到朝廷各项律法,很多都是沿用前朝,就一代代传下来的。

如果张一凡给朱元璋以前的皇帝说这种话,估计没几个人想听,愿意听。但是,朱元璋却是不同的。他是真正从底层老百姓出来的,相对其他皇帝来说,最能知道老百姓过得好坏所产生的影响。

此时,朱标听到他父皇虽然没有说赞同,但是也算是表扬了下这种说法,这让他精神一振,便又开始说后面的事情了。

“一凡也提醒了,说这么一来,很大可能会出现有钱的更有钱。因此限制大明朝贫富差距过大,也是有必要的。最好是收什么个人所得税。说是以个人,家庭为单位,以礼制来制约,衣食住行方面,以功名、交税多少等等来区分。功名不说,每年交税多少才能住什么样的房子,越好收得越多税,似乎是一种可行的做法!”

“父皇言之有理。”朱标听了,连忙给张一凡说好话道,“他毕竟刚从柳家村出来,都没什么阅历,想到什么说什么,不知道其中的难处,也是情有可原!”

朱元璋听了,没再说话,只是挥挥手,示意他继续。

朱标见到,便继续说道:“一凡说钱和商品,甚至其他都有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简单的,就是人都喜欢钱,相同物品喜欢价格低的,质量好的。朝廷要发现这种规律,利用这种规律,而不是不管这其中的规律,甚至破坏规律,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发行大明宝钞,也要尊重这种规律。儿臣看到这一段,怎么就感觉一凡好像还没说完,还有一些话没说呢!”

“那小子是皮痒了,他是在指责我。”朱元璋听了,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朱标一听这语气,就知道父皇没有真正生气,便继续往下说道:“他说定额这种做法,就是不对。社会在发展,今日的定额适合,明日可能就不适合了。说他柳家村在九年前咋样,如今又咋样来说这个事情,以此来说明,大明宝钞的发行,必须因地制宜,根据监控物价来调整。”

朱标说到这里,自己都笑了下说道:“儿臣也不信,会有人有了很多钱,却只住茅草屋,穿粗布麻衫?如果这样,赚钱还有意思么?”

朱元璋听了,并没有说话。朱标知道,父皇这是在思考。于是,他便不说了,等着朱元璋先考虑完毕。

朱元璋想了会,忽然发现没声音,便看向朱标说道:“说完了?”

“还有一些!”朱标听了,连忙表示道。

“那就继续说吧!”朱元璋听了,吩咐一句。

130 懒政 (第2/3页)

说,其实是个大坑。农民除了种田之外,农闲时候,去做点小买卖,补贴下家用,也该是合情合理的。又说有的农民,就不擅长种田,可能更擅长做木匠活,那也可以允许做木匠,反之亦然。人为规定,是历史的倒退……”

说到这里,他不但声音低了不少,还偷偷瞄了眼朱元璋的脸色,发现好像没什么变化,就又去看了下奏章目录,然后继续往下说了。

“农户,军户,匠户等等,都是一个道理,并不是一定会子承父业。虽然这样做,朝廷管理确实会简单,但是这是一种懒政,只会阻碍大明的强大。而外国不这么做,将来有一天,外国强过大明的时候,就是大明灾难的开始。儿臣以为,此乃危言耸听,但是……但是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听到这话,朱元璋终于开口说道:“他怎么就那么确定,这是懒政呢!他以为管着整个天下,有那么容易么?复杂就容易出错,他压根不懂这个道理!”

阅读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