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一百零六、多事之“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闻讯不禁挑眉。

秦竞溱,秦老将军,曾在高宗朝,二圣临朝时期,征讨东夷时,作为小将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后续,伴随着朱凌虚父子叛逃事件更详细的信息、彩裳女官主动调查的结果、还有江州涉事官吏们的统一口供,一一递上洛阳宫廷内那位龙袍老妇人的御案。

很快,卫氏及其用利益笼络的朋党官员们,便失望了。

第五日,朝会百官廷议过后,东殿暖阁的杖下后御前会议上,大周女皇正式下旨:

贬朱凌虚父子为贱籍,按谋反之罪抄家,有周一朝,洪州朱氏一族永不录用,同时勒令彩裳女史、江州官员严查其同伙;

再封浔阳王世子离扶苏,为江州别驾,辅助江南安抚大使、浔阳王离闲,坐镇浔阳城,安抚官民,平定前线人心。

如此连续三次,才迟迟批下一个在卫氏众人眼里珍贵无比、皇恩浩荡的“准”字。

江州道行军大总管官职未夺去,然而卫继嗣却灰溜溜返回了洛阳,

此前准备好的兵马粮草,全部毕恭毕敬的转交给即将上任的老将军秦竞溱。

至于这位魏王“悉心”任命的征讨大军诸将们,自然是各回各家,秦竞溱当然不会任用前任的班子……

欧阳戎收到京城圣旨的时候,正在双峰间,考察东林大佛的建造事宜。

又颁制书,册封正在江南扬州养老养病的左武卫大将军秦竞溱,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调集兵马,指挥江南道平叛,即日前往江州,主持大局。

再命江州长史欧阳戎为江南道行军大营长史,协助大军平叛……

一道道命令下发。

朝野一时间有些噤声,旋即响起哗然。

已经有一位江州道行军大总管了,现在又封一位江南道行军大总管,似乎比“江州道”名头大上一些……有些态度已经不言而喻了。

女皇陛下搁置奏折。

于是很快,有数名御史出列,弹劾魏王卫继嗣,深受皇恩,任职元帅,却私下收受朱凌虚父子贿赂,举荐奸臣,蒙蔽圣听,有违逆之心,当停职查办,另辟良将,尽快主持前线大局。

夏官侍郎一脸正气反驳,言称魏王殿下忠心耿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凌虚之事,可能是李正炎等人阴谋,离间陛下与统兵将帅,不可不查,中敌下环。

虽然整件事是朱凌虚父子的叛逃,然而众人争论的问题,却逐渐转移到了魏王卫继嗣是否还有继续去统兵平叛的必要。

围绕江州道行军大总管的职务任免,保离派与卫氏两方,再次激烈争吵起来。

果然,翌日一早,江州道行军大总管、魏王卫继嗣上书告病,请求回京养病。

女帝不许,驳回。

卫继嗣再上书。

女帝不应。

又上书。

一百零六、多事之“秋” (第2/3页)

父子的叛逃,如此轻而易举,一人领了一千五百士卒走人,一人还差点逃出浔阳城。

冒出的这两种杂声,看似就事论事、公正质疑,可联系发声的节骨眼,发出者的细微心思,朝野上下谁人听不出来。

干扰定责范围的裁定,偏离事件的重点,隐隐为卫氏脱罪,

另外,一定程度上试探板脸不语的陛下态度。

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