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第五百零八章 验收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很多年前在地理试卷上写下,此地的区位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直到多年以后,才发现那个廉价劳动力就是自己,至此,教育完成了闭环。”

姜星火勒住马,跳下来问道。

“小兄弟,你们是哪里人?”

几个年轻人肩头扛着扁担,目光垂落下来,看着姜星火脚上被粘上了泥点的牛皮靴子不吭声,只是瑟缩着、依偎着,又往里面自觉地拱了拱身子,姜星火又重复了一遍,才有人操着他不太听得懂的话回答。

“我们是芜湖人。”

这次是内部验收,主要验收的是水泥路和混凝土墙两项,而且水泥路面是商用为主,军用并不急需,只有混凝土墙才会应用到棱堡里,就没叫五军都督府方面的人一起来。

“很早就听闻伱们在做的事情了,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能亲自过来看看,甚为欣慰啊!”

姚广孝笑呵呵问道:“不知你们对这次试验有几成把握?”

他口中所指的试验自然便是水泥合格率和可靠性的当面测试。

毕竟水泥这种东西,也不单单是制造出来就完事了,之前废了那么多工夫和时间,就是为了试验出最佳的配比。

除此以外,用水泥制造出的混凝土,也承担着更重要的棱堡材料的工作,这是涉及到军国重事的,丝毫马虎不得。

听见姚广孝发话,徐景昌当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连忙恭敬回答道:“您且宽心,咱们工坊这些天都是按照交代的,日夜赶工,再加上工匠们的共同努力之下,这才将工程进度快速推进.时间上提前了,质量肯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姜星火暗叹一声,现在他已经不想着完全兼济天下每一个人了,只能秉持着能管一件是一件的原则,尽力而为。

到了工坊门前的那座大桥,姜星火让身边的护卫跟负责的管事说了一声,算是给这几个小伙子一个卖力气的机会,旋即进了工坊区的大门。

而提举工业司的定国公徐景昌,以及负责这片工坊区的张宇初,此时就站在其中一间大工坊前,水泥工坊就位于此地。

此刻,在这间大工坊的院墙外停放着三四辆牛车。

在众人的迎接下,姜星火和姚广孝等人一并走进了工坊,随行的除了护卫,还有不少衙门里的官员。

之所以要在江南建立手工工场区,就是因为江南的本地劳动力多,能够熟练进行棉纺织的女工多,而这些女工在松江府无论是聚集还是劳动,都不会对现有的社会结构造成严重破坏。

在运粮河这边弄的工坊区也是一个道理,都是十里八乡来做工的,一是知根知底,二是整体可控。

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像是这些来自芜湖的年轻人一样的外来劳动力,一定会越来越多,高度商业化、工业化的核心城池,将会呈现出明显的虹吸效应。

到了那时候,想要跟现在一样掩耳盗铃,尽量不破坏旧有的核心制度,恐怕就是不可能的了。

“跟上吧,到时候寻桥畔的管事说说。”

太合适了,太常寺就是负责礼仪祭祀的,作为道士,最合适他们的工作就是主持祭祀活动,史书记载“问以晴雨之事,玄清奏对立有应验”,也就是说对于晴雨阴阳,是丰年还是灾年,丘玄清总能预测一下,朱元璋在祭祀天地之时,也常常会询问丘玄清,丘玄清也总能给出让朱元璋满意的答复。

丘玄清在太常寺卿这个岗位上干了十多年,直到洪武二十六年,自觉大限将至,丘玄清对徒弟蒲善渊、马善宁等人说“我当谢天恩弃尘去也”,随后沐浴更衣,端坐而逝,享年六十七岁,老朱专门下圣旨,派遣礼部右侍郎张智“谕祭于太常卿丘玄清之灵”,属于对道士最高规格的待遇了。

只不过让人膈应的是,长春真人丘处机曾为了修道而自宫,丘玄清追随丘处机的脚步,也毅然自宫了,朝野间有传言,与老朱强行赐丘玄清以宫女有关.至于真假,就无从考证了。

所以袁珙老头都这把岁数了,早就致仕在家多年,要不要让他重新出仕,尤其是要不要接太常寺卿这个对道士来说很玄学的职位,就很难说。

姜星火应道:“我去问问他吧,若是不愿意也没办法。”

江南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芜湖虽然离着南京并不远,坐船顺江而下甚至半天不到就能抵达,但风俗习惯与口音与南京本地差异却是不小,尤其是这几个年轻人,大约是来自芜湖比较偏远的乡下。

经过一番交谈,姜星火才得知,这些人是听同村的远亲说南京这边正在招工,寻思着在老家也混得不好,便大着胆子背井离乡来南京讨口饭吃。

同村的远亲大约是没骗他们的,就是消息的时效性有点问题.等他们赶到这里来的时候,工坊早就招满人了。

盘缠用尽,流落街头,回是回不去了,只能想着在运粮河附近的小镇上找点事情做,可惜没什么专业技能,力工、纤夫又都自成体系,哪怕是想要卖一膀子力气都没人要。

而且最麻烦的是,在大明现在的“双册”和“路引”制度下,这些人的流动,其实是不合法的。

运粮河旁的这条街上住户不多,但却是左近十里八村最繁荣之所,因为继化肥工坊和玻璃工坊以后,水泥工坊和香水工坊,也都在此地毗邻落成。

原因也很简单,突出一个区位优势。

运粮河有水运,可以直达南京城继而汇入长江,而在此地周围有汤山煤矿,除此以外,周围还有大量富有专业技能的劳动人口,挖矿的、制陶的、编筐的,什么都有。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年少时那样意气风发,幻想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至少姜星火骑着小灰马从路边策马走过的时候,看着坐在街边台阶上等着招工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时,没在他们的眼眸中看到多少光.大抵是已经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光了。

姜星火蓦然想到一句话。

受礼部指导的三个寺,鸿胪寺、光禄寺、太常寺,鸿胪寺卿是解缙,光禄寺卿是前松江知府黄子威,如果能把袁珙弄到太常寺卿的位置上,那么在六寺的层面上,就能占据半壁江山了。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房门忽然被叩响。

柴车在外面木木地说道:“国师,定国公说水泥工坊那边传来消息了。”

姜星火闻言顿时一喜,把抹布往窗台石头上一扔,旋即拉着老和尚往外走。

“让王斌备马备车。”

他就是丘玄清。

其人自幼从全真道士黄德桢出家,读书学习道法,洪武初年游览武当山,面见了传说级人物张三丰,并且继承了张三丰的道统,被张三丰亲点为五龙宫主持。

而丘玄清第一次出现在史书记载上是“圣皇基唐虞雍熙之治,宵旰凝思,诏天下凡山林遗逸之士,俾有司访求其人,遣赴京师,以登显用,恩至渥也。洪武十四年春,襄阳均之武当乃拔一人焉,曰丘君玄清”,翻译过来就是老朱想求个高人,而这个高人就是丘玄清。

作为张三丰的徒弟,丘玄清的水平肯定不必多说,而且其人不仅道法精深,还主持五龙宫多年,行政能力也没问题,老朱就直接把他安排到了太常寺卿的岗位上。

一个道士,去当太常寺卿,合适吗?

这时姜星火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复又说道。

“对了,你再跟郭琎说一下,让《明报》约一个对光禄寺丞高致的专访,让他讲讲荀子思想。”

运粮河。

沿着河岸的青石板路,姜星火缓缓策马前行。

刚过完年,河上冰凌依稀可见尚未消融,岸边的商铺推开门,屋檐角上还挂着半截红绸子,甚至细细观察,还能看到石板缝里的爆竹残渣。

第五百零八章 验收 (第2/3页)

品级上,在洪武朝袁珙就是吏部侍郎了,也是正三品,重新出仕的话,品级没问题,而且袁珙于朱棣乃至一众靖难勋贵心中威望都不低,助力很多,阻力不会很大。

问题就在于,这里还有个典故。

洪武朝有一位历经了十余年腥风血雨,全程目睹过洪武末年庙堂剧变而不倒的太常寺卿。

这位太常寺卿很受朱元璋信任,同时巧的是,也是个道士。

阅读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