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旧事

〖港岛旧事〗

438 楼王与楼花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霍官泰将一份丢到桌面,出声道:“我花了一大笔钱,最后拉上东方银行才谈成,获得预售牌照,能够发放楼花。”

之前,霍官泰一直就有发放楼花的想法,但却被何定贤压了下来,渡过金融战之后,自然就可以顺应时代,发售楼花,刺激一下楼市复苏,于全港经济都有好处。

但“楼花”制度一看就是具有投资风险的,最大风险就是开发商挪用楼资,不做开发,携款跑路,留下一堆烂尾楼。可在鬼佬与华资的博弈之下,却催生出一个对市民较公正的消费环境。

例如,港岛楼花制度从一开始,就需要银行担保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如果没有一间银行愿意,置业公司是拿不到楼花权力的。这也是,为什么港岛早期唯有霍官泰想做楼花、敢做楼花、因为,他之前抱着汇丰的大腿,现在有东方银行作靠山。一个资本要是没有一家强大的金融机构来运作,很多时候都会遭遇掣肘。

如果操盘手与地产商是一伙人,银行只承担监管责任,而不负真正的连带责任时.想不到吧,很多时候人破口大骂“楼花”的发明者,实则,金融工具,只是工具,用工具的人才关键!

(本章完)

港岛作为楼花的诞生地,烂尾楼其实并不多见

何定贤打开桌面的销售报告,见到楼花发布一个月时间就卖出两百多套房子,心里也不禁暗喜,笑着道:“泰哥,你出了楼花,别人想学都难学。”

“大家现在都称你做楼王了。”

霍官泰叼着香烟,摇摇头:“不打垮四大洋行,华人谁敢称王?”

“行。”

若只用房地产抽血,不养出新兴行业,最后,泡沫迟早会爆,吃进去的得要吐出来而一个城市的产业收入,居民平均收入,其实一直对标着楼市上限

某些时候,一个地区强不强,看楼价真的就能看出来。

一个地区管理方有没有良心,看看买楼的事谁也能看出来,有时,有地,不要抱怨买不起楼,楼价高,只不过,是你买不起而已!

“这一次想要发售楼花,城建署的鬼佬还不同意。”

立信置业。

“那就加快点脚步。”

他手上还捏着“分期”一种金融手段,即是“新鸿基”起家的神之一笔,将来择机而用,留给新鸿基是完全没必要的,不过,金融手段有利有弊,不能一下刺激的太过火。

起码要等楼市消化个十年八载再说,至于“公摊”,那可不是金融手段,完全是为了配合鬼佬政府而提出的“税收政策”,除了多卖地之外,一点用处都无。

港岛后来废除公摊也证明了最初政策的错误。

仅限港岛,请勿多度解读。

438 楼王与楼花 (第3/3页)

展电器行业。

地产老板可以只看地产行业。

何定贤是银行业老板,掌握着华资经济命脉,自然不能什么火热买什么,用房地产赚市民钱,再投入电器、制造等新兴行业,把产业链培养起来,让市民赚到钱,再用房地产及零售赚市民钱,才是一个健康的经济循环。

每一个人都有工上,每一个人都有饭吃。

阅读港岛旧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