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红楼御猫〗

第三百六十七章 千古第一人贾宝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商人逐利,可驱利诱之,以利益换取其手中的土地,收归国有,放于农人手中,行均田安民之策。

这个也不错,可以细化一下试一试。海贸那边的规模不断扩大,那些商人见到了海贸的巨大收益,早就坐不住了,倒是可以试试利益交换。

宝玉的第三张答卷谈及了农、商之间的矛盾与问题,虽然很多地方在皇帝看来幼稚的可笑,但也有不少真知灼见。

特别是土地国有制以及均田安民的看法,让皇帝陷入了沉思。只要百姓手中有可供糊口的耕地,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乱不起来。

关于商业方面的看法稚嫩了些,就国朝的那些豪商巨贾,吃进肚子里的肉哪里会轻易吐出来,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劝课农桑、兵戈攻伐、商贸流通、赋税改制等大政方针,这些都是实务策,光喷有什么用?可不喷吧,宝二爷觉得自己的念头不通达。

宝玉心中暗道:乡试喷了不法豪商、贪官污吏,会试喷了空谈误国的西林党,那这一次要不就来个大的吧,直接将目标直指龙椅上那位如何?

想做就做,宝二爷赤诚之心,根本不懂什么叫婉转避讳,提笔就写了起来。

“臣对:臣闻帝王之为治,有体有用,功与德之谓也。德以学成,而为治之之体;功以政著,而为治之用。二者可相有而不可相无者也。盖帝王未尝有无功之德,亦未尝有无德之功……”

当宝玉陷入自己的世界后,整个人都感觉通透起来了,手中的笔一刻不停,不一会就写完了一张纸。

算了,贤妃的弟弟是宠大的,能有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意思?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是朕识人不明?边疆烽火不断是因为朕不够勇武?民生多艰是朕做不到调和阴阳?

第一张的答卷上,宝玉通篇都在喷,第二张的答卷上都是教皇帝做人,这两张差点把刘恒气的一巴掌拍死这个便宜小舅子。

好在他耐心不错,看到了宝玉的第三张答卷。

农为本,均田以安民心。降低农人的赋税徭役,减少民力损耗。

嗯,这一点还有点意思,虽然稚嫩了些……

他将功德二字融入策问之中,将古往今来帝王代天牧民、天人感应的思想扔到了一边,认为天道即人道,人道昌盛即帝王之功德,反之则为帝王失德,久而久之将天下大乱社稷倾覆。

他认为,无论是兵将畏战,丢城失地还是贪官横行民生多艰,归根到底是帝王之责任。

圣君有贤臣,昏君多奸佞,若君王贤明,自有众正盈朝,所遇到的问题均会迎刃而解……

殿试从辰时开始,高高在上的皇帝通常待上一个多时辰便会离开,当然也有例外。

例如今日,皇帝刘恒就一直呆在奉天殿中,见有人已经写了不少便起了兴致走下丹陛,打算先瞅瞅看看这一届的贡士中有无贤才。

偶有些愣头青想要靠着谏言搏出位,殊不知在读卷官这关前便会败下阵来,根本连令皇帝听见的机会都没有。

但偏偏在这一届的考生中有个异类——荣国府的宝二爷贾珏。

贾琮已经写满一张纸了,宝二爷还在抓耳挠腮不知该怎么办。因为他陷入了一个奇葩的窘境,不知道这一回他还能喷谁。

无论是童子试三场还是乡试会试,民生、吏治等等他都能做到言之有物的狂喷,不过在看完这一回的殿试题目后,宝二爷,懵了。

士农工商,国之四民。

他没有先去正奋笔疾书的贾琮那儿,反而一路走到了第十一位的桌案旁。

按说皇帝老爷站在旁边不动了,一般的考生还不得吓得手抖。但宝玉这个人只要将心神陷入一桩事后,就根本不会注意到旁边的异常。

附近几个考生手心都出汗了,他依旧在纸上奋力的“喷”着古往今来的昏君,谏言皇帝要做个好人……不对,做个贤明的君主,亲贤臣远小人,哀百姓之疾苦,叹民生之多艰。

刘恒刚开始还觉得贤妃的弟弟文采不错,这策问写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可渐渐地,脸上的微笑就消失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千古第一人贾宝玉 (第1/3页)

相比于乡试、会试数日的煎熬,殿试辰时开始,通常正午后就可以交卷离开,酉时一过不管有没有答完,都会被强制收卷。

答策题,就好比写篇议论文,既要能对论点进行阐述,并以此为中心联系从古至今的相关治国方针展开分析。

还要能提出当今治国方针中的不足和你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也就是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同时规定答题要一千字以上。

但虽说如此,考生也不可太过于放飞自我,随意指责朝政。因此,历年来的答卷,大多数依然是停留在歌功颂德,并委婉提出建议的层次。

阅读红楼御猫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