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重生之实业巨头〗

255 送上门的大投资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于是,整个怡和集团开展了两个计划,一个中区重建计划,将中区的十几栋大厦全部翻新,很多规划重新设计,外加以天桥将所有商场连通起来,这样无论外面什么环境,都不影响顾客在不同的商场之中流动。而第二个,就是在中环对面的尖沙咀,利用九龙仓搬迁港口后留下来港口,兴建香港最大的商场——海港城。

海港城的资金消耗,比置地的中区重建还要多,可惜,辛苦了接近10年,没想到再快收果子的时候被人给抢走了,而且如果九龙仓成功了,还有可能会影响置地的生意。

“咚咚咚”身后响起了敲门声,纽壁坚回头,看见是鲍富达,便说道:“怎么了?”

“不算什么大事,但我觉得需要和你说一下。”鲍富达走进来后说道:“最近牛奶公司的奶业部门,很多人提出了离职,影响到了正常运营,所以下面的人报了上来,这只是小事,但这些人去的地方,是红牛新开的一家子公司,名字叫做伊利奶业。”

“红牛?陈志文也要进入牛奶供应市场?”纽壁坚听完后顿时来了劲。

“对,而且我还查到,星河地产在北区天水围买下了一大片地皮,准备在那边兴建一个大型的奶牛养殖场。”鲍富达说道。

“牛奶配送行业,规模不算很小,但市场就只有香港,以陈志文的风格,看起来不太像会关注这个行业,估计是他旗下的红牛公司,自己想这么做的吧。”纽壁坚想了想说道。

香港的财团,最喜欢多元化,怡和也是如此,旗下各种子公司恐怕就有上百家,这些子公司可能也有不同的业务,总的说起来,他们这些职业经理人都不一定能说的出来所有的业务。

但他们关注两点便可以控制公司,第一自然是公司的重点业务,第二急速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不好,查出是哪个业务造成的,该砍就砍,财务状况一般,那就保持继续,领导也不会过多过问,如此财务表现的非常优异,那说明极有可能成为主要业务之一,那么自然会受到重视。

他们已经熟悉了这些套路,加上纽壁坚也对陈志文的发家史及日常商业行为有所研究,可以得出这个答案。

康乐大厦。

纽壁坚正在向阳的落地窗旁边,惆怅的看着远处维多利亚海港对面的庞大建筑群,那里曾经是怡和集团对于香港未来新购物模式的一种尝试。

早在上一任大班亨利凯瑟克的时代,怡和高层就发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60年代之前的购物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很多香港本土以及外来旅游者的购物需求了。

原因很简单,中环的商场,都是在各种写字楼内,一般是在下面几层,只是写字楼的面积是有限的,顾客逛了一会就全部走完了,需要去另外一个商场,但问题就是如果碰到太热的夏天、下雨天或者大风天气,那么是不利于各个商场之间相互交换顾客流量的,加上同质化严重,很多人觉得无聊了,反而不来了。

如果每一家商场属于不同的老板,那自然也无所谓,但中环这边的主要商厦可都是置地的,人流量太少,可是不利于置地多加租金的。

“问题就是,如果这个伊利与牛奶公司竞争起来,我们该怎么办?”鲍富达说道:“这几年,我们可是在终端牛奶售价上涨了不少价格,如果伊利走低价甚至成本价,我们就麻烦了,这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5 送上门的大投资 (第2/3页)

的需求了。

同时牛奶国际跳槽过来的一些工程师,正在研发着各家公司的设备、报价等等。

所有事情定妥后,陈志文也就放手让手下们自己操作了,这些未来的潜力业务,他也只是指引方向,实际上,就算没有他的指引,当红牛到了一定规模后,也会逐渐的多元化,毕竟红牛本身的热销让它有着与全球大型商超对话的渠道,加上不缺资金与人才,肯定会想办法去做更常见的食物或者饮料,只要有机会,那就会尝试,失败了也没什么,成功了就大赚。

原先历史上的红牛,其实也做过类的多元化,不过不是食品,而是各种体育赛事投资,购买车队、球队等等,方向与如今的红牛不一样,而等到红牛到了财里足够的时候,也是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的,不说其他,拿下美国NBA的球队,再培养几个华人球员,那国内的饮料、食品市场等等,可就更稳了。

阅读重生之实业巨头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