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一百三十九章、花钱滚滚如流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除了议礼之外,还开放旁观,这也是一条可以让底层之民发声直达天听的渠道。

不知不觉之间。

这朱明王朝。

竟然也有走上“议会宪政”这条邪路的危险了!

在这几种原因的叠加之下。

您可是明王啊!

整个大明朝廷都是你的,出点钱怎么了?

朱道桦似乎看出了罗芳伯在想什么。

他站起来说道:“左相,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道桦一听马上摆手说道:“不可不可不可,孤王虽然有钱,但是这钱是我私人的,我大明要严格公私分明,岂能学清鞑动不动就勒索商人的钱?”

“这个头不能开,大明朝廷的钱,只能来自于合法合规的渠道。”

罗芳伯闻言不由得苦笑。

你说这朱大明王可真有意思。

您是普通商人吗?

这眼看着就要步赵宋冗官冗费的后尘了...、

广东一省都这么费钱,下一步要在湖南推行这秀才为官,岂不是更加受不了?

“军费要钱,养官要钱,现在朝廷今年的预算基本上要花光了,接下来这安靖江西,收闽北、浙江等省,都要花钱,湖南也要推行秀才为官政策,更加要花钱,这处处可都是要花钱的地方啊。”

罗芳伯叹了一口气说道,随后看着朱道桦。、

“王上,您可是咱大明首富,要不...您出点钱给朝廷补上这窟窿?”

因为广州府这些能够考得上秀才的都是广州当地的地主、商人子弟,刚刚为官,对自己的前途还是有些信心,一个个都指望三年后高中举人呢。

要是这时候因为贪点小财案发了,那可就是一辈子的前途都没有。

一般情况下。

只有前途渺茫,升官无望的时候。

这些官员才会心狠手黑开始大捞特捞了。

新大明的官僚虽然绝大多数都出自满清时代的知识分子,但是整体吏制却还算不错。

比之满清就清澈了不知道多少倍。

比起欧洲诸国也好了不少。

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费钱了。

高薪养廉要钱,秀才为官要钱。

这其实就是后来大明中央和地方议会的雏形。

而现在这个机构更多的是一个意见收集机构。

大明之礼,是要广泛征询社会各个阶层的建议和意见。

最后汇总到朱道桦这里,让朱道桦和他的制礼总会商议之后,再盖上明王宝印成形。

现在这个机构已经开始在广东各地运行了。

比如说明清两代的吏员。

这些吏实际上也是官僚体系的一部分,但是他们是永远的官僚底层,永远没有上升的空间。

因此这些吏员发明出的那些盘剥百姓的捞钱的手段那可真的是五花八门。

所以朱明的这些秀才官们刚刚得官,一方面没学会怎么捞钱,一方面也比较爱惜羽毛,不太敢捞。

另外朱明的制度也在多管齐下的监督官僚体系。

但是总是要比之前用吏治民好多了。

这方面的情况。

朱道桦可以通过锦衣卫的密探、都察院的调查,乃至于《大公报》、《日月报》的记者们的采访报道,都能得到。

而这种吏制相对清廉的情况。

朱道桦也是预料到了的。

内有都察院,外有报纸等舆论监督。

同时在地方上还有“商税局”和“议礼大会”两个新设的机构。

前者是大明朝廷和各地商人商量商税的组织,有这个组织在,商人多少和大明朝廷有往来,地方上的小官小吏想要随便欺压盘剥商人就会稍微有所掂量了。

后者则是在朱道桦决定要制礼之后在中央和地方守设置的民间议事结构。

主要成员是地方上有影响力的学者、豪族、一些因伤退役的明军士卒(这些士族通常会有一个最低级别的绅爵)。

第一百三十九章、花钱滚滚如流水 (第2/3页)

方小官,来取代此前的宗族、士绅对县以下的统治。

这个政策首先是在广州府试行的。

效果还算不错。

贪污腐败,欺压平民之类的不能说没有。

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