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一百四十二章、大练八旗,大清版授田证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而大清这边...

前脚乾隆才抄了扬州盐商的家。

后脚就说要向百姓借钱——谁敢借这个钱啊,先不说这大清朝有没有还款的意愿,万一露富了被乾隆盯上,岂不是要和扬州盐商一个下场?

这个道理和珅不说,乾隆自己也明白。

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国势如此,朕也不得不如此行事,等平定逆明,剿灭教匪,朕定会免税免赋,与民生息。”

但这确实是一种收拢军心,让北方四省的汉人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发授田证,只需要暗示是给满洲的土地,这些汉兵肯定会相信。

至于日后兑不兑现,那就要看对逆明,对教匪的战事情况了。

战事顺利,那兑现土地自然可以用关中、四川的土地来兑现。

战事不顺。

那就无所谓兑现不兑现了...

“皇上,未必要真的给?”福康安道。

“不是真的给?”

“可效仿逆明,给授田证,授田证不限定是哪里的土地,但是士卒们都知道大清有满洲沃土,想来也会相信大清的兑现能力!”

乾隆眼前一亮。

说的是啊!

不可长久。

而且大清现在已经失去了东南,日后收入肯定会锐减。

因此这一笔横财不能随便花,得省着点花。

给八旗发丰厚的军饷就罢了。

如果还要给汉军绿旗兵也发足饷,那这笔钱怕是用不了多就花光了,而且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汉人,真是让人心疼啊。

“除了给饷,还有什么可以激励士气的?”

福康安躬身说道:“皇上,奴才听说逆明那边还有以田代响之策,我大清尚有满洲千里沃土,以满洲之土酬功,足可养兵百万了了!”

用满洲的土地来充当军饷?

乾隆和和珅愣了一下。

乾隆下意识摆手:“不可!满洲是八旗退路,不可给汉人....”

“朱道桦怎么这么有钱?”乾隆羡慕了。

“这个...奴才也不知。”和珅道。

“算了,逆明能借这么多钱,我大清能借得出钱来么?”乾隆问道。

“怕是不行...”和珅摇头。

大明那边是有大明皇家银行这个金字招牌做支撑,所以大明发行的国债是非常有信用的,不少土豪都愿意购买,做长期投资。

“逆明那边现在有什么动向?”乾隆问道。

“皇上,逆明最近主要在做三件事,第一是占领地方,南方诸省基本上都被他们占了,现在逆明军也已经进了四川,福建也只剩下一个福州还在靖海侯的手里,浙江这边,孙士毅领着七八万的浙江团练占了杭州,浙江其他地方都已入逆明手里...”

“另外,逆明还在折腾着要制什么礼,为了这件事逆明军都暂缓了攻打福州、杭州的计划了。”

“礼?”乾隆冷哼一声,“朱道桦要制礼,他也配和周公比?”

和珅和福康安互相看了看,不敢接这个话。

新组建的军队当然很容易形成战斗力。

因为没有旧军队盘根错节的历史遗留问题,所以相对简单,只要足兵足饷,这新军队训练起来就会比较顺利,战斗力的形成也更顺畅。

“军饷...”乾隆听到这个也皱起了眉头。

虽然他最近捞了一笔。

但是他很清楚,这一笔就是绝户财。

“对了,逆明那边还发了债,足发了六百万明元,折白银差不多三千万两,朱道桦自己就认购了三百万明元...”和珅说道。

“六百万明元,三千万两银子...”福康安倒吸一口凉气。

借这么多。

还得起么?

“逆明也缺钱了。”福康安说道。

第一百四十二章、大练八旗,大清版授田证 (第2/3页)

驾驭团练兵,这是用来对付关中的太平天国的。

如果效果好,日后也可以用来对付逆明。

“皇上,已经派了地方大族出身的官员到地方上办团练,安徽、山东两省的团练都已经操办起来了,奴才认为可以给各地团练使绿旗的官职,另外还要从团练之中招募壮勇充实绿旗。只是这军饷之事...”

福康安看了看乾隆,提起了绿旗兵的待遇问题。

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