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二百五十二章、人人持枪,人人平等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现在却看起来像是个老兵。

而且如果实在内地,谁敢想象。

堂堂知县大老爷,竟然会是这打扮,官服也不穿,穿着和普通卫所兵差不多的军装,如果不是头上的乌纱,谁都不会认为眼前这皮肤黝黑的年轻人会是兰东府吉峰县的知县大老爷。

要说起来,陈仲良也后悔啊。

当初怎么就去领了这个差事。

所以现在大家只能依靠手中的火枪作战了。

装备方面,有的人手里的是光复二年式步枪,有的则是滑膛枪。

自从大屿山兵工厂开发出来的光复二年式步枪的大规模投产,这种采用了大量的钢、木廉价材料,拉了膛线,使用纸壳定装扩张弹(米尼弹)的枪械就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带来的低成本全面开始取代明军军队之中的滑膛枪了。

不过现在线膛枪是限制出口的武器,所以任何人要购买线膛枪都要进行“实名制登记”办枪证才行。

线膛枪在射程和精度,乃至于射击速度上的优势,自然让大明朝廷不会允许这种武器“大规模扩散”了。

这一下可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是看上大明朝廷的赏赐——如果能成功伏击当地妄图劫掠吉峰县的土著军队,完成总督府参谋部下发的作战任务,那就能得到一个集体小功。

分到每一名士兵身上,至少都有十几块明元。

这才是来块钱的手段。

“来了!”陈仲良也竖起耳朵听着林子里面的动静,握着火枪盯着前方的林子。

谁能想象,这当年番禺县的天才举子陈秀才,本是手无色缚鸡之力的书生。

所以现在民间虽然能买得到光复二年式步枪。

但是价格却十分昂贵。

而这三百人的队伍之中,装备了光复二年式线膛枪的人数,竟有差不多两百人。

只有一些抠抠搜搜的日本武士,还扛着之前大明朝廷发下来的老旧滑膛枪,大方一点的日本武士都自掏腰包,换装了线膛枪了。

其实这三百人都不是穷鬼。

“全体注意!!”

他突然大声命令道。

在他的麾下有一个中队的日本武士兵,也就是两百人。

而在吉峰县县长陈仲良的麾下有从吉峰县招募而来的卫所兵一百人。

现在趴在这小山丘后面的就有个三百名只装备了火枪的火枪手,也没有什么重火力——这是因为火炮在密林之中实在是运输不便,而陈仲良和田山岳手头其实有几樽小口径迫击炮的,不过都在前两天的战斗之中炮弹都消耗掉了。

每人都至少有三四十亩的水田的。

婆罗州这里的土地一旦开发出来,是极为适合种植水稻的,而且此地河网密布,气候长年温暖湿润多雨。

一年能种三季的水稻。

这些年光是买水稻,都让这些日本武士和从广东、江西、福建迁徙来的卫所兵成了阔佬了。

当然了,有些人是看不上种地这三瓜两枣。

第二百五十二章、人人持枪,人人平等 (第2/3页)

是那几十万的武士!

从上到下都能从大明天子的征召之中获得好处。

若是朱皇帝愿意,他甚至随时可以扩大日本武士兵团的规模。

此时,冒牌武士田中岳突然抬起头。

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