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三百零四章、朱皇帝发火了,后果很严重。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等周围的大仗打完了。

那国内的这些豪户也是时候来体会体会大明王朝的铁拳。

见到众人沉默不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来这个制度是为了照顾田产微薄的小民或是灾民的。

可以缓交田税,度过收成不好的灾年。

过些年遇到朝廷皇家有什么喜事,要做些德政的话,那这些积欠的田税就可以免掉了。

不过朝廷的政策是好的,下面的人又又又把经念歪了。

自雍正年之后。

基层不可能实行异地为官的策略了。

所以各地本地官员其实还是出自豪户大族。

在没有触及根本的革命的情况下,地方上还是豪户占有大量土地,这种局面比之前清其实没有多大的变化。

这种情况朱皇帝是知道的。

不过在打仗的时候,朱皇帝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注缓”就完全成为了豪户的特权。

豪户田产千万,但却可以通过“注缓”减收之名规避田赋,其缺额又被转嫁到只拥有微薄田地的自耕农身上。

所谓的“官绅一体纳粮”很快就成为了传说中的东西,只不过是给了大清朝廷手里多了一些可以拿捏地方豪户的刀。

而大明复兴之后。

许多地方都没有进行什么彻底的改革,旧制度保留了很大一部分。

“怎么?诸卿家家里面的田地的田税难道也有积欠注缓吗?”

此言一出。

顿时让大殿内的空气更加冰冷起来。

豪户积欠田税其实是古已有之的事情。

所谓注缓,就是注明缓缴减收的意思。

因为大明并没有在地方上杀个人头滚滚,所以彻底的改革肯定是不存在的。

要变革就只能通过改革旧制度的办法建立新制度。

但是要改革,就必然会触怒旧的既得利益者。

而且现在虽然大明朝廷用秀才为官取代了原来的吏员阶级。

但各省的官员数量也比清朝的时候增加了十几倍。

第三百零四章、朱皇帝发火了,后果很严重。 (第2/3页)

大明的光复皇帝!

是一位开国大帝。

他的虎威,不是轻易可以触怒的

不少文臣都不由得有些心虚的低下头。

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