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四百三十九章 秘密实在太多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在午门外的东朝房,顾宪成见到了王家屏派出来的赵姓中书舍人。

赵舍人听了顾宪成的禀报后,就回内阁转告大学士王家屏。

王四阁老闻言叹道:“此子刁钻!”

赵舍人不明所以,大胆的说:“不管他就是了,还能碍着阁老?”

王四阁老又说:“若不管他,明天传来的消息肯定就是——吏部诸司郎官集体包庇蒋时馨,这谁能受的了?”

很想说一句,关我屁事!第一次觉得师生关系这么令人讨厌!

在许国眼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右护法张武则说:“就是这里都是大衙门,皇气也太重,想打成清一色有点困难。”

同在状元厅的朱国祚听在耳中,有点不明白坐馆、讲数、插旗、皇气、清一色等专用术语的内涵。

趁着林泰来在外面练大枪的时候,朱国祚便向唐文献请教。

唐文献在苏州和林泰来打过交道,又是苏州隔壁松江府的人,和苏州人往来密切。

所以他对这些苏州新兴黑话有所了解,仔细向朱国祚科普了一番。

只要王四阁老还有拉拢清流势力的想法,这事就不能不办。

王四阁老不是不明白拉拢清流势力的负面影响,但他现在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可以增加自己这个老四在内阁的份量和话语权。

随即王家屏去了隔壁许国屋里,将事情说了。

最后对许国说:“林九元的原话就是,一定要先征求你的谅解,还望新安兄高抬贵手啊。”

许二阁老:“.”

“啊,算了算了。”朱国祚秒清醒。

他的目标可是星辰大海,不在乎这区区馆阁谁来坐!

吏部众人从翰林院出来,不敢耽误时间,顾宪成直接去了皇城内,联系内阁里的四辅王家屏。

就像林泰来所暗示的那样,他们除了请王四阁老出面,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毕竟申大、许二、王三等其他三个阁老,都已经跟清流势力仇敌关系了。

“所以这里的坐馆之义,并非是民间住家教书西席。在苏州社团的语境中,坐馆单指林九元,或许是林九元本人喜欢这个称呼。”

朱国祚忍不住说:“在翰林院里称坐馆,未免过分了。”

“馆”这个字,于翰林院而言有特殊意义。

翰林院的前身是唐宋的昭文馆、弘文馆等等文学机构以及国史馆,都是很清贵的地方,这些机构统称为馆阁,职务称为馆职。

而到了本朝,国史馆功能被并入了翰林院,有点“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意思。

而且那些得到“自由选官”权利的人,都有发展为同党的潜力,势力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主要是这时代风气真不好,不拉帮结派就混不下去。

想想未来的东林党,就有一点很讨厌,他们即使大批大批被赶下台了,还能退而不休的在野搞事。

林泰来准备开始练枪时,忽然听到左护法张文叹道:

“这次讲数大获全胜,官军也不敢轻易来招惹,坐馆算是在长安左门御街插旗成功了吧?”

馆阁就成了翰林院的别称,有的时候,甚至就用“史馆”或者“馆”来指代翰林院。

选庶吉士叫馆选,连修撰、编修等职务名称,都是从史馆传承下来的。

朱国祚继续质疑说:“譬如民间有茶博士、太医、郎中、待诏等叫法,坐馆这种称呼在民间也就罢了,但在翰林院里面还敢叫坐馆,就有点不合适了。”

翰林院是馆,翰林是馆职,坐又是坐江山坐金殿的坐,那么坐馆又是坐谁的馆?

唐文献看着窗外挥舞大枪的林某人,怂恿说:“那你去对林九元说说?”

第四百三十九章 秘密实在太多了! (第1/3页)

与吏部五人团把条件谈好,林泰来就把吏部考功司主事蒋时馨放了。

谈成条件并不算有实力,能保证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得到完整履行,才是真正的实力。

林泰来既然敢放人,就不怕对方反悔,大不了再抓几次人,除非蒋时馨主事永远躲在家里不出门。

望着吏部众人远去的背影,林泰来心里美滋滋的,这并不是因为得到了多大好处,而是因为找回了丧失已久的白嫖的快乐啊。

阅读大明话事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