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以朱标那深不可测的家世,这宫中的事情,应该是知道一些的。

苏璟是这么想的,所以便有了这样的问法。

但这落在朱标的耳中,就有些震撼了。

因为朱元璋的确有重开科举的想法,但目前呢,还未公布,只是在一些朝臣之间有谈论。

毕竟,重开科举,需要的准备工作还是不少的。

原来苏璟的一切,早有计划。

府州县立学,学子增多,那对于纸张的需求就会增多。

造纸厂的生意,那自然不会差了。

这商业活动,也是跟随着国家政令在变化的。

此时,朱标看向苏璟的眼神,那是无比的崇敬:

“苏师智慧,学生领教。”

苏璟摆摆手道:“这都是基本操作,我之前教你商业本领的时候,不就和伱说过么,要明白社会需求,才能赚到钱。”

“社会的需求是什么?国家政令的影响很大,平时多注意观察思考,其实很简单。”

这倒不是苏璟在吹牛,前世投资的时候,苏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璟淡淡道:“几个月前,当今天子发布诏令,在天下府、州、县立学,各地学子数量明显增加,这还不明显吗?”

府州县立学,还是天子诏令,这不是要重开科举是什么?

苏璟又补充道:“你还记得我造纸厂是什么时候搞起来的吗?”

造纸厂!

这么一说,朱标一下就明白了过来。

苏璟笑道:“很简单啊,结合一些现象和国家的法令,不就可以知道了。”

嗯?

国家法令?

朱标愣了一下,随即问道:“还请苏师详言。”

这事,实在是让朱标摸不着头脑。

“说到底,还是为了皇权的稳固。”

苏璟侃侃而谈,这些都是前世历史书上讲烂的东西。

但对于朱标来说,却是十分的新颖,或者说透彻。

科举对于皇帝的好处,在苏璟的三言两语之中被描述的相当清楚。

能够稳固皇权的东西,自然会被大力的推行了。

但现在,苏璟身在溧水县,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苏师,科举确实很快要重开了,但苏师又是从何得知的呢?”

朱标好奇的问道。

他一般不藏在心里,有疑惑就问。

“这个么。”

苏璟也没当回事,刚才他说之前就考虑了一下,要不要和朱标说的这么直接。

怎么说,谈论的那是老朱。

但想了想,既然是教导自己的学生,还是教的清楚些为好。

“牛懿,你应该知道,大明就快重开科举了吧。”

苏璟朝着朱标问道。

这科举从诞生开始,便一直延续的理由,已然清晰的摆在了朱标的面前。

“那这与科学又有何关系,为什么阻碍了科学的传播与发展?”

朱标有些疑惑道。

科举的利弊他是听明白了,但是和科学的关联,他还是不太懂。

怎么就不利于科学的传播和发展了。

只是这利,又在何处?

苏璟淡淡道:“这就简单了,科举为国家选拔了优秀的人才,君王治理国家不是更加的轻松了吗?”

“同时,科举也让普通百姓有了阶级跃迁的通道,对于朝廷的忠诚度会提升。”

“更重要的是,那些世家门阀的影响力会大大的削减,因为他们再也无法通过举荐的手段收拢民间的人才了,等于打掉了中间商人。”

“虽然君王本人是继承制的,但没有一个君王会希望自己的手底下官员也是子承父业的,君王想要的是优秀的有能力的臣子。”

苏璟看着朱标,想了想,犹豫片刻,还是说道:“这个么,就不得不提起咱们的当今天子了。”

当今天子?

自己的父亲?

怎么又扯到了自己的父亲了?

朱标整个人的脸色变化有点怪,但他还是克制了,问道:“苏师此言何意?”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 (第1/3页)

“那么苏师,为何这对于君王来说,是好的呢?”

朱标再度发问。

既然对于读书人来说,科举只是对于自己有利之事,考过之后便可舍弃。

那科举能被一代代推行到现在,必然与君王有利的。

阅读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