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五百零三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发展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苏璟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自己自己说的时候有些随便了。

不过按理说,这些地名,从明朝到现代,几百年的时间,应该不会变化的太大吧?

“算是吧,有些去过有些听过。”

苏璟随口回答道。

反正他知道朱标这小子,大概率是没去过的,毕竟大明初创,国家还尚未彻底的稳定下来。

只不过,这话落在朱标的耳朵里,却不是这么理解的。

他坚信,苏璟肯定是都知道,只不过知道自己听不明白,所以没多说。

“学生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标微微一愣,随即想到了唐诗,大唐的诗词的确是世之巅峰。

但……

“苏师,文化不是因为政治平和,经济发展迅速稳定才能兴盛的吗?”

朱标朝着苏璟说道:“我记得苏师曾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学生以为,文化只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应该算不得一个因素吧。”

苏璟看向朱标,露出了十分赞许的目光。

太子责任重大,没时间去这些地方也是正常的。

“再说道教。”

苏璟见话题拉了回来:“道教在唐朝,同样有着相当巨大的发展,比如由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以修炼内丹为主要方法,强调清心寡欲,戒杀生等。还有一些佛道融合的教派,比如祆教、摩尼教、景教等,这些都是来自比如西域或者波斯地区的教派。这些我就不展开了,东西很多,你若是有兴趣,自己去翻翻书,还是能找到不少东西的。”

其实不是苏璟不想展开了,而是他知道的就这么多。

毕竟他上辈子不是什么学者,许多知识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并未往深了去研究。

不过这也不能怪朱标,毕竟他父亲朱元璋派遣了诸多名师教导,那是为了将朱标培养成皇帝。

像是佛教的这些东西,没人教他。

“苏师学识渊博,学生真是无比佩服。”

朱标说道:“不过苏师所言的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这些地方苏师都去过吗?学生怎么从未听过。”

额……

朱标能说出这话,说明他不是没想过文化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觉得不算,这才没提。

“很好,太子,这这句话说的是对的。”

苏璟首先赞同了朱标的话,然后道:“但过于片面了。文化代表着的,可不仅仅是文学的创作,还有关于思想上的开放程度,唐朝的文化发展程度高,绝不仅仅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思想的开放,统治者的支持,亦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除了诗词领域,在佛教、道教还有儒学都在唐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创新。比如说佛教,唐朝时佛家分了南北两宗,南宗以禅宗为主,强调顿悟和心性,北宗以法相宗和华严宗为主,强调经典和理论。这些都是发展。”

“同时唐朝也是佛教传入东瀛的重要时期,有很多著名的东瀛僧人东渡,空海、最澄、慈觉、道昭等等,他们东渡来到大唐学习佛法,然后回去传播。”

苏璟笑着说道:“不过,既然你这般说了,那我身为老师,总得给你查漏补缺。有一样的东西,太子你倒是漏掉了。”

“学生愿听苏师教诲。”

朱标当即洗耳恭听,态度杠杠的。

苏璟淡淡道:“唐朝的文化,一样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文化?

“另外,佛教艺术创造在唐朝也是异常的鼎盛,比如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都有大量的唐代壁画和雕塑。”

大唐的强盛,那是刻在每一个华夏子民心中的骄傲。

苏璟上辈子自然也不例外。

朱标认真的听着,他没有想到,这佛教的发展,在唐朝竟然能这般的繁盛。

之前他可是一点都不知道。

第五百零三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发展 (第1/3页)

“苏师言过了,若是您,又怎么会有现在的朱标呢?”

朱标相当诚恳的说道。

苏璟的师恩,也就仅次于父母养育之恩了。

“太子,谦逊是好事,不过身为太子,还是不能过于谦逊的。”

阅读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