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七十章 四公子是洞若观火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诸葛瑾的声音更添哀婉、痛惜:“这几年,东吴与曹军打了无数次仗,从周瑜任大都督打到鲁肃任大都督,从这些仗中不难窥探…”

“首战对于吴侯,对于江东士卒太重要了,若首战胜,则江东万众一心,无论敌人何等强势,依旧能势如破竹。可首战若溃,那东吴上下军心涣散,将士之中人人自保而畏死,再加上论及勇武、统御,吴侯比之昔日的孙伯符将军那是差之千里,合肥一战…已经结束了,无论是耗在那儿多久,东吴也不会再有建树了!”

——明以洞察,哲以保身。

诸葛瑾素来看的远,看的透彻。

而他对儿子说的这番话尤自保守。

言及此处,诸葛瑾又顿了一下,“唉”的一声叹出口气,“此事,总要有个领罪之人,总不能让吴侯去背这罪名吧?”

这…

直到此时,诸葛恪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那浅浅的眉毛不由得重重的凝起。

“可这…不怪父亲哪?”

“怪与不怪还重要么?”诸葛瑾反问,“知势则明志,明志则练达,时势所迫…总要有那么一个人去抗下所有!去向江东万万千千的百姓、士卒有个交代!”

言及此处,诸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面被堵死了,西边也被堵住了,这种境况下,如果东吴需要一个人为现在的局面“背锅”,那…舍他诸葛瑾外?还有谁?

“收拾收拾吧…”诸葛瑾缓缓起身,他浑身的力气就像是被瞬间抽干了一般。

他一件一件的整理携带的衣物,将这些装入包裹中,他像是已经预料到了什么。

诸葛恪不解道:“父亲要回去?”

“自是要回去复命!”诸葛瑾叹出口气,“合肥之战与荆州三军捆绑于一体,这虽是洪七公张贴告示引起,可父亲又何曾没有推波助澜…”

就算是孙权也一样!

“唉…”正是因为想的深,想的远,诸葛瑾的心情悲痛到了极点,无以复加…

完了呀,北境…彻底被堵死了!

而更可怕的,还不只是这些。

他诸葛瑾…作为东吴的使者,作为一力将“合肥之战”与“荆州三郡”捆绑在一起的东吴重臣,他又如何能逃得了干系呢?

“败了…”

他无奈的攥起拳头,无力的拍打在墙壁上,口中喃喃:“合肥之战,败了…吴侯怎么就…怎么就败了呢?”

诸葛恪的眼睛徒然睁大,他连忙取来父亲手中的信笺,迅速的读了一遍。

这不读还好,读过之后,他仿佛比他的父亲还要惊讶。

一双瞳孔瞪至最大…

事实上,在他看来,能被几百人打至这种地步,这一仗带给孙权,带给江东士卒的阴影只会比想象中更大、更沉重、更深远。

乃至于,莫说是这一次的合肥战场。

这一战后,只要驻守合肥的还是曹营这波人,那江东子弟就不敢越雷池一步。

这是一种打从心里油然而生的恐惧啊!

他们心里怵啊…这种胆寒,根本不足够支撑江东之地再度昂首挺胸去与这些魔鬼作战。

“父亲大人切莫灰心,首战而已,就是溃败也不能证明什么?吴侯既是无恙,定会重整旗鼓,合肥战局…我军依旧有兵力上的优势!”

诸葛恪说的信誓旦旦…

只是,他的话并没有让诸葛瑾的心情有一丝一毫的好转。

诸葛瑾依旧是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模样,眉头紧蹙,叹息不止。

“为父知道吾儿熟读兵法,可…吾儿并不了解吴侯,也不了解江东士卒。”

不可示意的望着这信笺中的文字。

“十…十万兵就…就这么被几百人冲垮了?”

说起来,诸葛恪自幼修习兵法,再加上家学渊源,可谓是文武全才。

在他看来,十万人进攻一座孤城,这就该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何况,还是野战。

江陵城,驿馆内,诸葛瑾蹙眉看着江东发来的信笺,继而深深叹了口气。

儿子诸葛恪走过来:“父亲,江东那边有事么?”

诸葛瑾叹息,“何止是有事,出乱子了!出大乱子了!”

“啊…”

诸葛恪惊呼一声,诸葛瑾的声音则先是一下子就变得苍白无力。

对方还只有几百人?

诸葛恪凝着眉,他实在不知道,这位东吴的国主究竟是怎么指挥的?

不过…

诸葛恪聪慧异常,他敏锐的察觉到信笺中只是提到“首战溃败”,如果只是首战的话,那…

当即,诸葛恪劝慰父亲诸葛瑾。

第七十章 四公子是洞若观火 (第2/3页)

呵呵…

看起来,这位江陵城的太守,糜家的二族长,今儿个是——“来者不善”!

阅读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