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一五七章 在这乱世,永远是选择大于努力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话说到最后,诸葛恪的眉头一扬,面颊上突闪煞气。

“孩儿担心父亲…”

“是担心你、我各为其主?互相为敌?”诸葛瑾反问。

“不…”诸葛恪脸上的煞气并未消散,像是怀揣着对父亲巨大的担忧。

他没有直言,反而问父亲。“父亲可知那曹操手下,第一士卒颍川荀氏的荀彧,三年前是怎么死的?”

东吴还有希望么?

还有成为胜利者的希望么?

人言诸葛瑾明哲一生,可他的儿子诸葛恪比他更洞悉东吴,洞悉这时局,洞悉这未来的一切。

他…他仿佛能够看到东吴那并不美好的将来。

关麟总是能带给别人惊喜,比如…如今,站在木台上,站在那扩音器前,他在一千部曲前的训话。

按理说,这威…老爹关羽已经替儿子立了,这么多官员也表态了。

关麟的这支部队,也算是成立了。

训话嘛…无外乎是振奋一下士气,高呼一些口号,比如“汉贼不两立”、“诛曹贼,振朝纲,兴汉室”什么的。

再不济,放放狠话,画个大饼!

这都是常规方式。

张星彩早就见怪不怪…

哪怕是关麟让一千部曲们高喊“少将军最英俊”,也没有问题。

张星彩甚至都不会有半点奇怪…

因为,她觉得如果是关麟的话,或许真能干出这种没来由的事儿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啊…

只要能赢,打不过,我就加入又如何?

成王败寇,在这纷争的乱世,世人只会记住胜利者!

哪怕是…并不光彩的胜利者!

吴…

“咯噔…”

诸葛瑾只觉得心头一响,宛若想到了什么,可这个想法迅速的甩开。

诸葛恪的话却是接踵而出,“父亲难道就不怕为官几十载,最后一日…被那曹操、被那关羽、被那洪七公逼得…再无俸禄可食么?”

“这话,恪儿…恪儿不当说!”诸葛瑾回答的磕磕绊绊。

“爹呀…”诸葛恪重重的握住他的手,他大声道:“在这乱世,永远是…永远是选择大于努力啊!”

继而…他的话变得冷了起来,“此前,孩儿与父亲赴荆州,本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却不曾想,最终落得铩羽归来的结局,让父亲在殿中受辱,那一次,是孩儿输给了洪七公!”

“但这么久以来,孩儿派遣了不少人去调查此洪七公,从一个个蛛丝马迹中,从他建立的丐帮中,从…他那神鬼莫测的传说中,可结果孩儿是一无所获,孩儿得到的,只是那陆伯言折戟长沙也与这洪七公有关!”

“越是这样,不越是证明这洪七公深不可测么?孩儿自诩…未必是他的对手,孩儿又对他太好奇了,或许只有深入荆州,深入蜀地,成为其战友,孩儿才能一睹其神秘的真面目,如此…方不负孩儿夜间的辗转反侧。”

诸葛恪说了一大堆。

无外乎就是,我打不过你,我又找不到伱,所以…我选择加入你。

“曹操进位魏公,荀彧无力阻挠…就患上了心病。”诸葛瑾并不肯定的说道。“最终病死的吧?”

“不…”诸葛恪道:“这在北方并不是什么秘密!”

“曹操进位魏公,荀彧的确苦劝曹操无果,而之后…曹操派人送到他府上一个食盒,荀彧打开后,看到空空如也,父亲可知道…这是何寓意?”

“何意?”诸葛瑾连忙问。

诸葛恪微微咬唇,“曹操是告诉荀彧…他为官三十载,终无汉禄可食!”

“再有江东兵问辽色变,那张文远的名字便是小儿听到也不敢哭泣,如此的东吴上下,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民心浮躁…仅仅能通过征伐交州,去缓解这愈发颓唐的局势!吾儿如此聪慧,岂会看不出,如今的东吴犹如困兽,所有行动,不过是困兽之斗尔!”

诸葛瑾一口气说出了一大堆。

诸葛恪深深的望着他的父亲,眸色烈烈,“从吴侯决定打交州起,东吴就已经走远了,就注定走不出这困兽之斗…”

“不用再说了。”诸葛瑾打断了诸葛恪的话,他缓缓向一侧走了几步,扶住一棵半枯的老树,惨然一笑。“也好,恪儿聪慧,若能得孔明教诲,前途势必无量…诸葛氏一族谋篇布局,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立于不败!”

“这是自然。”诸葛恪笑道,“毕竟,诸葛一氏家学渊源嘛…只是…”

这样,我就没必要找你,也不用担心输给你,甚至…还能获得你的助力。

当然,这是一种理由。

绝不绝对。

“呵呵…”诸葛瑾突然笑了,“恪儿,你是为父一手带大,岂能骗过为父?”

诸葛瑾深深的凝望着他的儿子,却终究不忍让他说实话,自己直接将话题带入重点。“吾儿是觉得东吴没有希望了吧?”

可莫名的,自从从荆州归来,恪儿就好像是去意已决。

无比坚定的“去意已决”!

听着父亲的话,诸葛恪迈步走近诸葛瑾,就去取衣帽为父亲戴上,准备与诸葛瑾一起去面见孙权。

他的话也同时传出,“孩儿也舍不得父亲,可既总要有一个人去那边,为何不能是儿子呢?乔弟也一定会替儿子尽孝的!”

诸葛恪的话先是表现出温存的一面。

这…

骤然被说穿心中所想,诸葛恪下意识的抿唇,他踟蹰道。

“父亲…”

“你不用说。”诸葛瑾垂下了眼帘,心中已隐隐猜到儿子要说的话,他依旧不忍儿子张口,他直接道:“吾儿是觉得,从合肥一战大败,将那荆州送给了刘备后,东吴就没有希望了吧!”

诸葛瑾的神色淡淡,他将手指收入袖中,继续感慨:“是啊,北方的合肥突破不了,江夏的夏口又阻挠着东吴往荆襄的发展,西边…则是长沙与江陵,一次偷袭不成?引起防备…那里还如何突破呢?”

第一五七章 在这乱世,永远是选择大于努力 (第2/3页)

说到最后,诸葛瑾哽咽住了,喉咙中的话完全说不出口。

是啊,诸葛瑾让儿子诸葛恪去选择去留,这对另外一个十一岁的儿子诸葛乔又如何公平呢?

这些不过是借口。

说到底,诸葛瑾是不舍得诸葛恪呀,他还想挽留这个“蓝田美玉”,这个“添字得驴”的儿子。

阅读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