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四九零章 原来,孙权要在庐江孤注一掷么?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呃…

周循听得汗毛直立,没曾想…孙权早已提前部署。

而董袭…不过是一枚拖延时间,促成庐江决战的弃子罢了。

恐怖啊…

一如曾经,孙权对那一个个“弃子”一般。

夹道山岭险峻,树木茂密,糜芳带领一支兵马,缓缓而来,他显得很警惕,不时的看着四周…

徐盛骑马立在一个高处,他看见这“龟缩”了十余日的糜芳总算出来了,当即眯起眼睛,微微一笑,对身旁的兵士道:“他糜芳如此小觑于我?呵呵…想不到,撤军时,这江陵一战还能有转机。”

事实上,徐盛是渴望夺下江陵的。

因为…在他看来,关羽是不可能杀到建业的,一旦关羽停下来,那最终属于荆州与东吴的双方,势必会陷入谈判之境。

那时候,徐盛就能用江陵换回…东吴失去的土地,这才是他理解的局势与战略,而不是被动的撤离,永远被人牵着鼻子走。

当然,能体会他用心的人不多,倒是潘璋与马忠…对他的吩咐言听计从,比如,在此退兵山岭处的埋伏。

似乎,糜芳已经发现了马忠的埋伏,他挺起大刀,指向那茂密的丛林,“还藏着呢?尓乃何人?徐盛何在?”

马忠被发现,索性也就不藏着了,他引兵而出,提刀指向糜芳,“蕞尔狗贼,何须劳烦徐将军出马,我马忠便可擒你…”

随着马忠的话,两人两军已经战至一处…

徐盛看着一切,冷笑一声,“若擒了糜芳,足可赚开江陵城的大门…”

念及此处,他忍不住也吩咐道:“诸将士,随我冲——”

就在徐盛冲击而去时,潘璋的兵马也已杀出,无数伏兵钻出山林,羽箭、巨石纷纷而落。

这下,糜家军人惊马嘶,惨叫不止…

“不好,有埋伏,快撤…快撤…”

得亏糜芳留了个心眼,特地留了一支后军,没有追随而来。

此时,正是这支后军的驰援,方才助他杀出重围,带着残兵败将返回江陵而去。

徐盛倒是姗姗来迟…

主要是众吴军兵士一多半的心思还在撤离上,并没有想到,糜芳真的会上当…

“可惜…”徐盛望着惶惶逃窜的糜芳,无奈的摇了摇头,感慨道:“怪我,既想撤离,又想埋伏,可鱼和熊掌安可兼得?这次是舍熊掌,而取鱼者也——”

说到这儿,徐盛纷纷的摇头,当即指挥兵士再度踏上计划中撤离的道路。

倒是马忠,拍着脑门,忍不住问徐盛,“将军?还要我等埋伏么?”

“不用了!”徐盛依旧是摇头叹息,“糜芳吓破了胆,不敢再来进攻了,走吧,让兵士迅速撤离…”

反观另一边。

糜芳率领着残兵败将退回了江陵城下,城门之内,糜芳是一边喘着大气,一边拍着胸脯,口中喃喃嘀咕着,“吓死我了,吓死我了——”

是啊…

当看到潘璋、马忠从两侧杀出,当天空中的飞球传来消息,徐盛也从山间的窄道中迂回杀来,糜芳那时候紧张到了极点,就连尿…差点都憋不住了。

吓死他个锤子了…

好在,有飞球提前报送敌人埋伏的地点,这让糜芳有了预备,制定出对应的方案,这才侥幸过关…是捡回一条命啊!

“呼…呼…”

此刻的糜芳还在长长的喘着大气。

就在这时,一块丝帕从一支孔武有力的手掌中递出,这手掌是从上而下的,俨然…递来手掌之上是骑在马上。

糜芳抬头,这才看到是赵云。

仿佛看到赵云,他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他“吧唧”了下嘴巴,“好啊,看到子龙我就心安了!”

糜芳一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道:“我率三千追兵已经追过那徐盛一次,他们定然想不到三千追兵之后还有三千追兵,他们更想不到,这新的三千追兵,他们的将军再不是我糜芳,而是你七进七出、白马银枪的长沙赵子龙——”

说到七进七出,白马银枪时,糜芳赫然抬高了音调…

这正是他的计划。

在金钱、在房子、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糜芳已经完全超水平发挥了。

他甚至开始去琢磨敌军将领徐盛的心态…

凭着徐盛的统兵水平,兼之他长途跋涉,偷袭不成反遇重创的不甘与屈辱,所以他势必会埋伏…

但…同样这是徐盛的统兵,不是周瑜的,也不是孙策的,故而追兵之后可能还有追兵,但埋伏之后,绝对不会再有埋伏。

这是类似于之前阴杀周泰的计略,说是李代桃僵有些不准确,但周泰就是不知不觉死在了赵子龙的手中,死在了“糜芳”的计划里。

故技重施…

这一次,糜芳还是这一招。

上一次假“糜”真不“糜”赚了周泰!

这一次,先“糜”后不“糜”,赵子龙那白马银枪,就不知道…要赚到谁的性命了?

(本章完)

——『原来…淮南…淮南已经抽空了么?』

——『原来,孙权是要在庐江孤注一掷么?』

江陵城下退往港口之间,还有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其中有一段是一个夹道。

是啊,按照孙权的话,从淮南调来了三万兵?

那么?淮南岂不是空虚了?那里…可有这四个月来,东吴不断蚕食曹魏的土地啊,那里可有东吴好不容易夺下的那些城池啊!

从周循满是疑窦的话中,孙权自然能听懂他的疑惑,他顿了一下,然后解释道,“卿放心,曹操这时候…无暇顾及淮南,孤与曹操如今的心腹大患都是荆州,都是那一对关家父子,敌人的敌人就会是朋友,敌人的敌人绝不会背叛——”

这…

周循顿了一下,他心头暗道。

“一连三天,这已经是你第三次问孤这个问题了。”

孙权站在宫殿处,他挥手示意乐师停止琴乐的奏响,琴师向孙权行礼,然后徐徐退下。

一时间,这诺大的大殿中只剩下孙权与周循两人。

气氛也变得冷凝了起来。

这时,孙权将周循扶起,“先起来…”

有利用价值时,封官拜相,极尽赏赐…

可没有利用价值,或者成为威胁、阻碍时,就毫不犹豫的一脚踢开。

这么久了…孙权还是没变哪!

只是,从孙权的话中,周循骤然察觉到了什么,他忍不住张口。

“淮南?主公说…淮南?”

这是态度,更是时间的拖延。

周循惊诧的抬眼,他直视孙权那深邃的眼神,他问道:“那吴侯的意思是?决战之地…不…不是柴桑?”

“柴桑守不住的。”孙权叹了口气,然后继续说,“孤一早就看出来了,若东吴有机会击溃那关羽,那一定是在庐江,那里悉数是我江东子民,安居而厌战,昔日面对挑起战火的曹操,他们会勠力同心,死战退敌,如今面对关羽的来犯,定然也会如此,此为天时、道法…人和,那里距离东吴近,距离荆州远,河网密布,利于东吴补给,却不利于荆州的长途跋涉此为地利…”

“还有,董袭只要稍稍延误关羽,徐盛、吕蒙、潘璋、马忠、朱治、贺齐等将军便能悉数绕至庐江,兼之你周循与那支周郎留下来的善战的周家部曲,还有孤从淮南调来了三万精锐…”

说到这儿,孙权的语气骤然变冷,他指着大殿中舆图上的‘庐江’,恶狠狠的说,“此道、天、地、将、法,孤已齐聚,他关羽既然来了,孤就让他葬送在这庐江吧——”

“若主公不让周家参战,周循愧对先父,周循就长跪不起了!”周循表现出了他大忠的一面,也可以说是大“奸”似忠…

孙权“唉”的叹出口气。

“起来!”

这一次,他加重了声调,强行将周循扶起,然后语重心长的说。“孤何曾不知道卿忠于孤?亦忠于东吴的决心,一如你父亲之忠诚一般,只是…孤同样知道的是那董袭岂会是关羽的对手?”

啊…

故而…无论如何,周循硬着头皮也要请缨…

必须要展现出周家在这件事儿上的态度!

事实上,周循若带周家军参战,他能有一百种方法能够保全周家军的同时,重创吴军,但同样伴随的是暴漏的危险。

但这都是后话…

如今,问题恰恰就在…孙权像是铁了心,坚持不让他出战,且已经多次拒绝周循的请战!

孙权的话让周循惊讶,周循不可思议的望向他。

孙权娓娓继续说道:“关羽是威震天下的英豪啊,他的武艺与统率早在汜水关下,早在先父尚在时就赞叹不已,董袭…不过是一介武夫,他如何能效仿周郎,御敌于外?护佑孤这江山呢?”

“还有那群大家族的部曲,呵呵…这些部曲均非百战之军,勉强凑在一起,或许在水战还能与关羽较量一、二,可若是陆地战,他们又如何能抵御住关家军的攻势?不过是强行拖延罢了,能拖一时是一时啊!”

孙权展现出他明哲的一面,仿佛…董袭与关羽的对垒,他一早就窥探出了结局。

但他又不得不派董袭去,哪怕明知必败,也要去。

第四九零章 原来,孙权要在庐江孤注一掷么? (第3/3页)

是也总说孩儿颇有家父之风?可如今东吴遭逢大难,正是我周循、周家报恩之时?主公缘何…不用我与周家军呢?”

这已经是周循第三次在孙权的面前,表达出相同的意思。

当然…

周循是鸿雁之人,他不会真的想要去帮孙权,但如果…整个东吴所有家族都帮,唯独他周家置身事外,袖手旁观,那势必会遭到孙权的猜忌。

阅读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