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五三二章 蜀中是个大染缸——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赵云与法正站在他的身后,法正也揣着下巴,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就在刚刚,作为“管家”的赵云将刘禅那“不切实际”却又“敢想敢拼”的“千牛斩”的想法娓娓讲述给刘备与法正。

这让刘备与法正都陷入了良久的沉吟。

用一千头牛造“牛皮内甲”,这不是件小事儿,再加上刘备惟贤惟德、以人为本…万一处理不好,激起民愤反倒不是最可怕的,刘备最担心的是有人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将他的名声颠覆。

要知道,蜀中虽鲜有曹魏密探,可五斗米教在这边深耕多年,暗藏于民间…

那么…如今掣肘汉中最大的难题便是地形…

连接汉中的阳平关是曹操亲自督造的,扼守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那么要打通汉中的道路,唯独从外部的定军山入手,可那里夏侯渊布防严密,想要突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备不禁与法正互视。

如果说此前,掣肘着蜀中北伐进攻汉中的是粮草与民心、军心,那么一年以来,粮草在新农具的助力下已经不是问题,府库之中已然具备北伐之粮。

民心的话,则在张飞、马超的收服下,各族群纷纷归汉,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发展;

军心更不用说…

襄樊战场的大捷,东吴亡国在即,许昌异主…这些,无疑不振奋着蜀军军心,说是三军上下一个个都磨刀霍霍、蓄势待发一点儿都不为过。

赵云不假思索,“那暗器我检查过,极其锋利,再加上距离近,寻常铠甲断然无法阻拦,可云旗送公子的这件牛皮内甲,质地轻软,却刀枪不入一般,这么近距离的暗器…竟没有留下分毫伤口!非但是没有伤口,就连痕迹都没有留下…”

随着赵云的话,刘备陷入了更深的沉吟,法正开口问道:“那龙胆亮银枪如何?可能破了这内甲?”

“这…”赵云摇头,“我没有尝试过,不过料想…能挡住锋锐的暗器,纵使无法格挡龙胆亮银枪,但缓解部分伤害也是轻易能做到的…”

赵云不是个爱说假话的人,他既然这么说,那这牛皮软甲…只会比想象的更坚硬。

如果是这样…

李严说,“如今蜀中多事之秋,主公仁德,可汉中曹军虎视眈眈,战事不可避免,大战一触即发,如此…全仰赖诸如刘将军这样的青年将军以及荆州来的才俊啊…”

提及荆州才俊时,李严刻意加重了声调,俨然…话里话外是有几许意味深长的。

马谡多聪明,如何听不出此间深意。

连忙道:“倚仗的怎会只有荆州才俊,东州才俊也是蜀中肱骨啊,其实李将军不说,哪怕是作为荆州人的我,许些时候也为李将军鸣不平!”

李严尴尬的说,“我有何不平?只是看主公辛苦,聊为主公分忧罢了…”

只要一个机会,这些五斗米教的残余是有能量将一条消息,一件事儿传扬的蜀中人尽皆知。

这…才是刘备投鼠忌器的。

而这…已经不是一千头牛的问题了!

“子龙,你当真亲眼看到,那牛皮软甲可以抵挡住锋锐的暗器?”

终于,刘备郑重的问赵云。

李严眼波一闪,他再度望向刘封,望向马谡。

这一刻三人的眼芒无比炙热,他们都没有说话,可三人已然是心照不宣。

刘备背着手在房内不住地来回踱步,他徘徊犹豫的身影投在窗上。

马谡淡笑着说,“初入蜀中,我奉主公之命收集民间对蜀中官员的风评,其中…李尚书风评最盛,名声最响,反倒是那法孝直风评不佳,论及身份、地位、名声,李尚书也均远在法正之上,可如今主公有机要秘闻,居然东州一派中只问法孝直的意思,从未问过李尚书的想法,莫说李尚书不平,整个蜀中官员谁不知道李尚书的委屈?”

被马谡这么一引导,刘封也顺着说,“是啊,若我在父亲的位置上,定当唯才是举,唯德是举,诸如法孝直那样风评不佳,脾性怪异者,绝不会委以重任,反倒是诸如李尚书这般,才是我蜀中的肱骨之臣哪!”

刘封与马谡的话说的李严又是叹息又是心花怒放…

不过,他也是一把年纪,听话听音,从马谡与刘封的话中,他自是能察觉到什么。

李严也不隐瞒,直接道:“不曾想,刘将军竟有意那世子之位…”

好在孟达本就与刘封私交不错,于是,当务之急…刘封与马谡需要拉拢只剩下李严,恰恰李严是有野心的,他不想永远屈居于法正之下,这点…是马谡分析出来,且刘封能利用的。

如今礼物开道,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既刘将军与马公子这么说,这些东西…老夫却之不恭,就先收下了…”

李严招招手,当即有仆从将这一干礼物带了下去。

走进内室,三张案几,三人跪坐…

这…

突然被窥透心意,刘封浑身一个颤粟,显出了一抹紧张,可马谡却镇定如常,“刘公子乃主公继子,继子如亲子,亲子则长子,既李尚书如此说,那不妨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今年主公差三载便已是花甲之年,他不年轻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主公这一代重用的臣子终将在下一代黯淡无光,但拥簇着新一代黎明升起的臣子,则将是蜀中未来的肱骨,李尚书也不想总是被那法正压制着吧?东州派也该由一个更德高望重者执掌…这对李尚书好,对东州派好,也对这蜀中基业好——”

“更何况,公子刘禅荒诞之子,为人耻笑,他的行径又能当得起这继位之主,能扛得起江山社稷么?为蜀中,为大汉,为你、我…李尚书也当我等一道助刘封公子一臂之力!”

随着马谡的话脱口…

第五三二章 蜀中是个大染缸—— (第2/3页)

马谡看来,蜀中派系纷杂,最重要的三股派系是荆州派、东州派与元老派,诸葛亮代表的是荆州一派,同样的刘封起于荆州,在荆州一派中也有特殊的地位。

但事关“世子”之位,可不是一个荆州派说了算,元老派无法拉拢我…基于此,刘封必须拉拢的派系中绕不开的便是——东州派。

偏偏东州派的首脑人物是法正,他是刘备的死忠,以刘备之名马首是瞻,不可能在世子之位站队,退而求其次,刘封需要拉拢的便是孟达与李严。

前者手握兵权,后者在东州派中有着特殊的威望…

阅读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