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五八四章 ——明攻阳平关,暗取定军山!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可到最后…刘备竟用整整一段写到了一个特殊的人——刘封!

且用不少篇幅阐述出他过往的功勋,以及…刚刚发生的,他在阳平关大捷,扬我军威,军心大振。

起初,关羽看着这家书是高兴的,因为阳平关若破,那蜀军直指汉中,到时候…由汉中出祁山,进取雍凉、拿下长安,控制关中…此为第一路;

他关羽从许昌北上,进取中原,直逼司隶,营救天子,此为第二路;

至于第三路,则是由关麟从江东北上…分取淮南与徐州,釜底抽薪!

呼…罕见的,关羽又一次的长吁一口气,继而他沉吟道:“螟蛉之子?岂可继承大统乎?”

无疑…这一句话,表明了关羽的态度。

且因为关羽素来光明磊落,他吟出这一句话,也完全没有背着任何人,甚至…他就是要把他的态度给表明出来,让大兄听到。

倒是唯独徐庶,他微微的咬了下牙关,他接过关羽手中的那封家书,郑重的默念了一遍。

然后,这件事儿…使得他的心里像是多出了一块儿不大不小的疙瘩…

再三踟蹰后,他也轻吟道:“若如此…那这阳平关一战,他刘封不能胜啊!”

说这话时,他的眼芒中多出了许多意味深长。

是啊,如今的局势大好,可千万不能因为这“世子”之争,葬送了如今兴汉的大优局面!

汉中战场,阳平关,这座由曹操加固过的天下雄关,地扼蜀道咽喉,气势恢宏,巍峨险峻。

遥遥观之,关楼巍峨耸立,飞檐翘角,气势磅礴。

在夕阳的余晖下,关楼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更显得威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

徐庶不由得揣起下巴,这件事儿其实很敏感,因为…按照礼法,继子是可以继承大位的!

在汉成帝时期,此举也是有先例的。

那么…

徐庶立刻抬头,眼眸深深的凝起,望向关羽,“云长,你的意思是?”

“主公写了什么?”徐庶见关羽脸色微变,连忙问道。

“呼…”伴随着一声粗重的呼气,关羽感慨道:“大兄写到,继子刘封在阳平关大捷,大兄还写出了刘封此前的总总功勋…言外之意…”

说到最后,关羽语气踟蹰了…像是突然就犹豫了。

徐庶是绝顶聪明之人,透过关羽的话,刘备的信,他自然知晓…刘备的意思。

这是…刘备接着家书询问云长,对于刘封的态度…

“哈哈哈哈…”

关羽已经发出爽然的大笑。

徐庶拱手:“知子莫若父,还是云长…”

他本想再赞许关羽一番…至少“教子有方”这样的辞藻,是可以用的…

“元直,你就莫要赞我了。”关羽一手搭在徐庶的肩膀上,“如今许昌城百废待兴,北伐的大业、三兴大汉的重任中,这中原的成败均押在你、我肩上,在这份大业完成之前,关某就不听那些个赞誉了!云旗说过…满招损、谦受益…现在,还远没到该自满、骄傲的时候!”

这是昔日诸葛孔明定下的“隆中对”的进阶版…

如此三路齐进的构想一旦完成,那南北对峙的局面势必旦夕间改变。

冉冉火德下的“汉”将再度雄雄燃烧于中原大道之上。

只是…

偏偏在这信笺之中,关羽察觉到了几许深意,这使得关羽突然就默然了不少。

这是一封家书,是刘备亲笔撰写的。

“主公发家书给君侯,遥盼君侯亲启。”

“大兄的信。”关羽下意识的吟出一句,继而迅速的接过家书,然后缓缓展开…

前面的内容,无外乎是询问“最近过的如何?”“压力大不大?”“北境的曹军是否难缠?”“荆州的军务、政务一切顺利么?”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寒暄了。

这…

关羽的话又一次打从心底里触动到了徐庶。

也使得徐庶不由得暗叹。

——『云长啊云长,你究竟是被云旗改变的多少啊!』

就在这时…

诚然,他从来没有质疑过关麟,可这小子的行动也太快了吧!

继云长、子方、士仁之后,云旗又、又、又、又一次改变了一些人,还是曾经的敌人,后来的不服之人,云旗改变了他们的想法,改变了他们的动机,让他们为自己所用!

还是熟悉的味道啊!

——『不曾想,短短的一个月,云旗公子竟定了这江东的人心。』

徐庶还在感慨。

“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匹快马在官道上疾驰,宛若一道旋风般行至许昌城内,从装束上来看,是蜀军的装扮。

那么,这快马定然是来自巴蜀。

“君侯…”

马上的信使在询问过守城兵卒二将军的位置后,直接赶至关羽这边,看到关羽,直接呈上一则信笺。

第五八四章 ——明攻阳平关,暗取定军山! (第2/3页)

衡利弊…纷纷站在了云旗公子这边,如今无论是土地的征收、还是税赋的变革、北伐的筹措、南方海路的开辟,他们均是不遗余力的支持云旗公子!”

这…

周仓的话,对于关羽而言,是意料之中。

可对于徐庶而言,却是带有几分惊诧了。

阅读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