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第四百九十八章 葛筠:葛家的机会来了!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

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朝廷的科举所吸引,尤其是武举考试,直接在军校场公开举行,但凡有身份有地方的,谁不愿意去看个热闹。

当然,寻常的百姓,也愿意去看热闹,只不过是有这些贵人在前面,他们不敢到前面去罢了,但即便如此,也愿意远远地看着,时不时配合地高声喝彩,参与感十足。

如今,这武举考试,已经算是成了咸阳的一大盛事了。

甚至连一些小商小贩都聚拢过来了。

赵郢一行人,除了他执戟郎锥古,以及车府令张良之外,并没有带什么侍卫,也没有通知任何的官吏。

但即便如此,以他和锥古两人的身高,一路走过,也引来了不少人的瞩目和审视,加上此时,下午的考试即将开始,那些押送着试卷的考官,发现他们之后,纷纷停下脚步,躬身行礼。

“诸君免礼吧,我就和右相他们随意看看,你们无需理孤,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就好——”

赵郢很是温和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众人,这才躬身退下。

但即便是如此,公子高的离去,依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咸阳城外,渭水河畔。

公子高走上船头,从一旁侍卫手中接过美酒,再次高高举起,再次冲着岸边前来为他送行的亲朋友故旧致谢。

“有劳诸君相送,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天色已经不早了,诸君请尽饮杯中之酒,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快,他的心思便彻底放到了眼前这张试卷上,在上面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才情和主张,丝毫没有注意到,那位背着双手,在考场内来回转悠的考官,已经悄无声息地在自己身后站立了良久。

另一个考场,雍齿也同样在奋笔疾书。

只不过,他乃是道家学徒,正在试卷上诠释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道理。

由于赵郢的这个命题,说的是让他们以自身所学论述,故而,所有的考生都觉得自己有话说,一个个尝试着站在朝廷的立场上,以自家所学,讲述着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这个时候,他们才忽然发现,之前,自己对那本《铸军魂》的理解,到底还是肤浅了!

一旁的考场呢。

田敬不由看得两眼放光,恨不得当场冲出去求见那位皇太孙。但好在,他理智还算在线,这个时候考场的考官已经发下了试卷,他真要是敢冲出去,不要说求见皇太孙,恐怕弄不好这次科举考试的机会都得被取销了。

下午的考试,是朝廷最为看重的策论。

今天的策论的题目,一如既往的直白。

“论当今之世,如何进一步聚拢天下民心,打造万世其昌的太平盛世,试以所学之道论述之。”

在赵郢打着慈善堂的旗号,大力推广的免费教育没有看到真正的成果之前,所谓的抵制士族门阀,拉拢寒门子弟,避免地方家族坐大,都是一句空谈。

毋庸讳言。

这个时代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哪怕是大秦以耕战之策崛起,又讲求军功爵制,也没办法改变这一事实。

哪怕赵郢,深知这种状况的危害,但也不得不暂时妥协。

大秦,是天下之人的大秦,相较于吸纳六国子弟入朝廷,朝廷之上,尽是关中子弟的后果,更加可怕。

这个命题,好大的野心!

田敬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异色。

不过,他既然肯千里迢迢赶来咸阳参加科举,心中已经有了几分准备,自然不会再拿出齐国旧臣的架势来。

故而,他深吸了一口气,皱着眉头,思忖良久,才郑重地落下第一笔。

“所谓民以食为天,窃以为,朝廷必欲收天下民心,南北一统,打造万世其昌的太平盛世,必先兴农事,欲先兴农事,必先兴农学……”

第四百九十八章 葛筠:葛家的机会来了! (第2/3页)

中落的贵族子弟,没有几个真正的寒门——

但如今的局势,哪里顾得上那么多?

如今朝廷要的,是尽快安抚这些人的心思,争取这些人的支持,把这些人纳入到朝廷的掌控之中,而不是把他们排挤在朝廷之外,让他们去兴风作浪。

至于,其他,也只能徐徐图之。

阅读我的祖父是秦始皇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