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第五百三十八章 张良:我,大秦稽查司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善,臣也以为会稽郡的措施,颇为巧妙,不失为破局之法,值得推广。”

江南之地,在这个时代,还不是后世的鱼米之乡,也没有什么江南风情可言,还是人人望而生畏的蛮荒之地。

熊渠那句“吾蛮夷也”,可不仅仅是对周王室的拒绝。

也是那个时代,对于江南之地的普遍印象。

很多土地,都没有得到开发,水泽遍地,间以荒草,蚊蝇蛇虫遍布,瘴气横行,令人望而生畏,乃至于一直到后世许多王朝,都把江南当成流放之地……

极大的激发了当地百姓的耕种热情。

竟然一举让会稽郡成为朝野瞩目的鱼米之乡。

“左相,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始皇帝看着手中的这份报表,轻捋胡须,一脸嘉许地看向垂手而立的李斯。李斯闻言,恭敬躬身谢道。

“多谢太上皇赞许。犬子能有今日这份成绩,全赖陛下当初在会稽郡的指点,以及将闾公子不遗余力的支持……”

想要单纯的凭借朝廷的力量,对江南进行大开发,几乎不可完成。

但赵郢在会稽郡,以出部分利益,从而换取当地豪门支持,让他们自己出钱出力开发地方的做法,却无益给朝廷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当初赵郢这么做,朝廷很多官员还颇有异议,但只是都被始皇帝给压下了。

如今再看,却是极为巧妙的一步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郢说到这里,正色道。

“朕欲下诏,立会稽郡为楷模,令天下各郡,尤其江南等地,学习会稽郡那边的经验,以点带面,让江南之地,涌现出更多的鱼米之乡……”

始皇帝点头。

“会稽郡的很多做法,都颇有成效,朕也以为,可以令江南各郡试行之……”

李斯躬身附和。

始皇帝闻言,不由哈哈大笑。

“左相无需谦让,会稽郡能有今天的局面,令郎功不可没。”

会稽郡能有今天成绩的原因,他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若不是自家大孙子去了,对会稽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让那些顽固鄙陋的当地豪族,争着抢着地开荒垦田,自己出钱出力地圩田修渠,加上自家那个傻儿子,很是配合地让会稽郡的近乎所有的大军,都投入到了垦荒当中,进行军屯,会稽郡想要有今天的成绩,几乎是痴心妄想。

当然,李由的功劳也不可忽视。

整个人红光满面,心情极好。

这里面,既有当地极为适宜占城稻的缘故,也有赵郢借机整顿江南世家豪门,把得来的大量土地,分给普通百姓的缘故。

老百姓得到了自己的土地,又得到了朝廷的青苗贷支持,更重热情高涨。

公子将闾和李由两人镇守的会稽郡,今年的成绩几乎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今年的粮食产量,暴涨了近四成!

赵郢当初主持的圩田修渠,让会稽郡的农耕基础设施得到了彻底的改观,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耕地面积。

别的不说,若没有李由这位郡守,甘当人后,不遗余力支持自家大孙子制定下来的政策,会稽郡绝对打不开今天的局面。

始皇帝和李斯两位老家伙,在那里假惺惺的相互凡尔赛,赵郢不由哑然失笑。

这人啊,一旦为人父母了,别管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一旦自家孩子有了点出息,都忍不住要老怀大慰,想要在人前炫耀一把。

当然,李斯和始皇帝这属于比较高水平的凡尔赛。

“三叔和李由郡守,确实都做的极好,朕觉得不表彰,不足以显其功——”

第五百三十八章 张良:我,大秦稽查司 (第1/3页)

而夏粮的征收,也已经进入尾声。

因为推广占城稻的原故,今年各地的粮食收成都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赵郢亲自推动的南郡、长沙郡、庐江郡和会稽郡,平均下来,几乎暴涨三成。

大秦的赋税,是按照收成收取,丰年多收,荒年少收,甚或不收。故而,这一波下来,朝廷的钱袋子和粮袋子,瞬间得到了极大的充实。

这几天,治粟内史腾说话都硬气了几分。

阅读我的祖父是秦始皇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