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59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朱祁钰语气一缓:“任何行业,朕都支持,朕可不是口头上支持,是真的掏钱支持。”

“从景泰二十七年开始,朕就投资建设场馆,大力推行联赛。”

“是朕乐意看热闹吗?”

“不是。”

“朕这是给天下百姓,寻找些乐子,别总一门心思的想当官,当个民间乐子人,比当官舒坦。”

室内的肯定贵,但现在的大明,室内花钱的体育馆肯定没人玩,室外的多好,免费玩的人又多。

“老臣觉得可以。”

姚夔哼了一声:“达则兼济天下,商人赚了钱,就该顾念家乡,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天经地义。”

“陛下出了这些球场,中枢也不含糊,老臣觉得,中枢也出资一万块,一样建一百个球场。”

项忠快瞪死这老头了,不掏你的钱,你充什么大爷!

“还是姚卿大方,看看你项忠,伱当户部尚书几年啊,怎么变成守财奴了呢!”

朱祁钰笑道:“户部不用建篮球和足球场了,建排球场。”

“陛下,户部的家不好当啊。”项忠又来诉苦。

朱祁钰赶紧打住:“等有了合适的尚书人选,朕就换个人,成不?”

项忠是不愿意当大明的家。

他愿意当首辅。

姚夔岁数太大了,他几乎不上早朝,只上大朝会,而且支撑不了四五个小时。

首辅之位,竞争最激烈的是王文、王竑、朱英和他项忠。

王复因为没有地方当督抚的经验,所以应该当不上首辅,皇帝离不开王复,所以耽搁了王复去督抚地方的机会,估计等姚夔去了,王复就要去地方了。

只是王文和王竑,此二人功劳极大,又是皇帝最重要的心腹,当初姚夔捡漏,因为王文没回京。

如今姚夔不行了,应该是王文继任。

而王文岁数也不小了,当上首辅,估计也当不了几年。

他等得起。

其实皇帝是想让王文当这个户部尚书的,奈何王文喜欢吏部,就在吏部和陈文制衡。

陈文近两年身体不好,今年冬天又去了三亚疗养,所以是由王文秉政。

皇帝倒是雨露均沾,都让当当首辅。

“话说回来,朕搞联赛,就是要繁荣民间体育行业。”

“还要办明运会,让世界来参加。”

“既然要搞联赛,就不止三大球,棒球、台球、摔跤、拳击、马球、武术都能搞联赛嘛。”

“建了场地,就不能闲着。”

“现在,民间百姓兜里有钱,愿意为娱乐付费,那么就得听从百姓的民声,为百姓做事。”

哪个百姓想玩三大球了?

朝臣翻白眼,就是您想玩,觉得在宫中无聊,不喜欢听戏,所以搞体育,娱乐自己。

天下人都知道,您不喜欢听戏,喜欢看舞台剧。

这两年写了很多狗血剧本,拿出来让人演。

“今年财政收入再上新高。”

“这是好事,但同样的,也说明民间商业高度发达。”

朱祁钰话锋一转:“方才姚卿说的好啊,达则兼济天下,如今民间富户极多,朕觉得应该为家乡做一份贡献了。”

朝臣微微一愣,皇帝又搞什么幺蛾子?

“朕打算,从景泰三十年开始,民间推行六年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必须读满六年书!”

“朕知道,很多家庭供不起这些孩子读书。”

“这不就让商贾出钱嘛,民间大商贾每年拿出利润的20%,放在当地教育行业,用作教育支出。”

“六年教育,家庭出三年教育支出,后三年,则全部由教育支出来供应。”

“无论男孩女孩,必须读满六年书,并拿到结业证。”

“尤其是女孩,必须读书。”

朝臣一听,这是好事啊。

教育的国家的根本大计,而中枢能出的教育支出并不多,而且主要用作科举支出,基层教育支出是分润不了多少的。

有商贾掏钱办教育,再好不过。

“陛下,商贾性贪婪,未必愿意支持国家大计吧?”王竑阴恻恻开口。

王竑外号王砍头。

李贤死后,本该由他继任首辅的,但姚夔功劳太大了,大明沥青路遍布全国,可以说姚夔是最大的功劳。

所以,姚夔当首辅,他有意见也得忍着。

这几年,他也想明白了,皇帝是想让所有重臣都当一遍首辅,他也有机会,只要熬死了王文,他就能当。

虽不是首辅,但他也当了太傅。

即便满朝太傅有点多,但每一个太傅,都有足够功劳的。

景泰朝的官位,是最难升的,含金量是最高的。

“谁也不愿意白拿钱。”

朱祁钰笑道:“既然掏了这笔钱,就得给些好处,比如贩奴证,发一张,让他们从别的地方补回来。”

贩奴证根本就没用,民间贩奴行业野蛮生长。

甚至,里面有把明人当奴隶混着卖的,官府也不太管,实在没法管,除非都是白人奴隶,能分辨出来。

若混着东南夷、印度奴隶,根本看不出来。

“再给点优惠政策,学校里把他们的事迹挂在墙上,让学生们记得便是。”

“中枢再给发一张奖状,表彰他们。”

“倘若有商人,不愿意为国家大事效力,甚至阻碍全民教育。”

“那么就别怪朕心狠了。”

“任何人,敢阻止民族教育根本大计的,一概诛族!”

杀几个,就老实了。

大明什么都不缺,尤其不缺人。

“陛下,那这六年是读社学吗?”王竑又问。

“读社学,把社学分为一到六个年级。”

“君子六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本要多多编写,让学校自选,各行各业,都要编入教本之中,让孩子们了解大明,认识大明。”

实际上,现代教育培养的是工人。

朱祁钰真看不上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最没用的东西。

应试教育开始于成化,大成于现代。

成化之前的进士,可不是应试教育。

“陛下,还不学经义吗?”朝臣觉得诧异。

社学的教本,五花八门,涉及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生物、医学、人文、历史、道德、常识、地理、美术、音乐、艺术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经义。

朱祁钰翻个白眼:“你让他们读经义?谁来教啊?就基层那些先生,能教明白吗?”

朝臣顿时不吭声了。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你让他们怎么学经义?六年级念完,才十几岁,再读经义一点都不晚。”

朱祁钰笑道:“除非教育司能批量制造出经义大才,放到民间去,教导孩子们早早读经义。”

“否则呀,没戏。”

“再说了,读经义是为了什么?真是明白其中道理吗?哼!”

“不就是想当官嘛!”

“若民间四亿孩子,都想当官,全都读经义,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

朝臣打了个哆嗦,造反!

遍地都会造反!

读经义就是为了当官,实在当不上,只能想办法造反喽,没条件创造条件。

“所以呀,要培养孩子们,各行各业的兴趣,不要总想着当官,当官没什么好的!最好不要当这个东西!”

朱祁钰说话很违心:“各行各业,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为了创造美好生活,没有差别的。”

朝臣全都跪在地上:“陛下圣明啊!”

废话,在朝的都是政治家族,民间新人上不来,便宜的是他们,他们的子孙就能永远当官了。

“所以呀,等着孩子们心智成熟之后,再读经义,十一二岁,读经义,若有从政的兴趣,朕是欢迎的。”

“就算是碰壁了,从不了政,也能靠读过的书,过好这一辈子。”

朱祁钰笑道:“朕为了民间发展,可是操碎了心啊。”

“所以呀,教本要多多编纂。”

挑破了其中道理。

中枢编纂教本,就会夹杂私心,鼓励孩子们去搞理化生,别学政史地,那玩意学会了太危险。

大明的机械人才,不就来了嘛。

可等某一天,朝廷风向变了,皇帝想诏用什么人才,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吗?

“民间孩子太多了,现有的社学远远不够。”

“要多多增加社学数量,扩大现有社学规模,并从民间遴选出更多的老师。”

说到这里,朱祁钰笑道:“朕这些年,收养了百万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不能就朕自己大方吧?让商贾们,也凑一凑,也捐一些球场,让百姓都玩一玩嘛,独乐不如众乐。”

“全民运动,全民体育,才是朕乐意看到的。”

就知道您不会自己吃亏。

其实建一个篮球场真不贵,就两个篮架的事,划一块土地,立两个篮架,抹一块水泥地。

足球场也不贵,足球场还要加一个跑道,同样不贵呀。

“今年,朕打算在全国,兴建一千座篮球场和一千座足球场。”

“体育人才得从基层培养。”

大明地方有多是,建设场馆能花几个钱,就是球贵。

“朕赐下一千个篮球,一千个足球。”

朱祁钰舍得的:“也就十万块而已。”

这几年,橡胶行业大爆发,应用于各行各业,轮胎、胶皮、防滑手柄、橡胶手套、马蹄铁等等,三大球的比赛用球几乎和后世差不多了。

比赛年年办,民间也兴起了蓝足排娱乐活动。

但一直都是中枢掏钱,办大赛,基层赛事,则是由商人承办,都是小规模的。

从景泰二十七年开始,皇帝牵头,募资成立了三大球联赛公司,各省组建一支球队,互相比赛。

募资成立了蓝足排三个公司,筹建场馆,卖票办球赛。

“娱乐嘛,就得让全民参与,谁都能玩,全民参与。”

娱乐行业高度发达,一定程度能平衡百姓对朝廷的矛盾。

朝臣却翻白眼,您就是乐意看。

您乐意看篮球和足球,全国八亿百姓都知道。

“对了,诸卿要是也想弄个联赛玩,或者买一支球队玩,朕也是支持的,朕打算买一个,足球队叫北京皇家队,篮球队叫北京赤狐队。”

皇帝筹办联赛,但参与不深,他主要是想看热闹。

重点是搞菠菜捞钱。

“陛下,我明人最能吃苦耐劳,只要能赚到钱,明人是比任何人都要强的。”王复有这个信心。

未必,搞运动还是黑棒子厉害,但他们脑袋不好使,非得融合人种之后,才是巅峰。

“诸卿,大明是全面发展,各行各业都要飞速发展。”

因为建设场馆费用高昂,所以皇帝出大头,先把场馆建起来,用来办球赛、摔跤赛、演出场所等等。

初期投资大,收入全靠后期。

从景泰二十七年开始,各省动工修建一个场馆,因此还兴起了建筑设计行业,皇帝想将每一个球馆建成当地地标式建筑,就需要设计团队。

建筑理念,就得从万国建筑理念中吸取,中式的要有,西式的也不能缺,反正都是大明的。

场馆有皇帝牵头,地方资本是愿意跟投的,反正若有人投资,皇帝就不搀和,反正他也看不上这点小钱。

朱祁钰道:“朕不想做太祖皇帝,朕要做成吉思汗,列国人才,皆为朕所用!”

“纵然想保护明人,但明人自己不争气,朕怎么保护他们?”

“蓝足排也是一样的,明人自己不争气,打得不好看不卖座,那么朕就从万国吸引人才来。”

“朕不会做什么保护机制,一群废物,不配有保护!”

皇帝信奉狼性文化,优胜劣汰。

三京的场馆建设是最快的,都是皇帝和权贵直接投资,钱到位,建设也得快,有钱的地方建设的都快。

所以,今天皇帝提出来,要多办比赛,不要浪费场地。

尤其是刺激的。

马球、斗兽、斗牛、拳击、摔跤这种刺激的,才能吸引人来看。

相声专场也有地方办了,大不了用喇叭喊着说,钢琴、小提琴、古筝演出,也有地方了。

第359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 (第1/3页)

“朕对明人的保护,已可谓无微不至了。”

“但是,是人就要竞争,大明也要参与世界竞争中去,朕需要的是人才!各行各业的人才!”

“斗兽、斗牛危险?做什么不危险?”

“穷才是最危险的!”

阅读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