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98章 吴国郑国周国篇: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吴国一跃成为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为了让编造更加像。

吴王从国内高价购买了一批各个朝代的文物,也挖几个坑埋起来,过几年再挖出来,建设博物馆。

报纸上,动不动就出现出土文物的假象。

居然还吸引了一批盗墓贼。

吴国不止重视古文化。

还重视现在的文化,为治理江河的人建庙祭祀,把修建灌溉水渠的人祭祀,创造今天的历史,让历史能延续下去。

又伪造两千年的历史空白人物,创造了一批灵异诗词歌画,不知道是从唐诗里翻的,还是自己写的。

反正认为创造了无数个历史人物,编成历史后,还写成了呢!

现在有人会质疑这段历史。

可等一百年二百年之后,还会有人质疑吗?

吴王再弄几个假墓地,把弄得家喻户晓,最后假的也变成真的了。

其实,历史这东西,就是互相抄作业,很多东西的诞生地在哪,全靠拳头说话,谁拳头大就是谁创造的。

什么考古都是扯淡的,你考古出来,人家也说是假的,考古有个屁用。

只要军事实力够强,你说什么都是对的,不是你的也是你的,谁敢说不?

其实,仿造历史方面,吴国是学郑国的。

郑国伪造历史方面,全世界独一无二。

朱佑枔从金陵出发,乘坐船支去郑国,郑国就是新西兰。

沿途还经过几个小藩国。

朱佑枔都要登岸一一传旨,做正式外交访问。

这些国家,都是大明永久保护国,所有藩国都不许攻伐小藩国。

国民人口不多,但过得都很舒服。

郑王朱见渚在惠灵顿建都,命名为新郑,为郑国国都。

新西兰是由南北两个大岛组成的国家。

刚开始分封的时候,老皇帝想一度拆分两岛,但因为两岛面积都太小,难以支撑一个大国。

国土面积区区27万平方公里。

人口仅有9000万。

是大洋洲国家里,人口比较少的一个国家,排名第四。

朱见渚是老九,其母是秦妃,娶的是杨信女儿。

最南端领土是斯图尔特岛,在郑国叫千乘岛,小岛上有郑桓公的雕像。

这座雕像,经过考古专家认定,距今有两千年历史。

全世界专家都来考古过。

都认为雕像确实是老东西,嘎嘎开门。

可能因为庙宇被毁坏了,只剩下一个雕像风吹日晒,还剩下点断壁残垣,但确确实实是老东西。

而经过考古发现,还发现了一些祭祀用品,年份都不一样,都是老东西,嘎嘎开门。

千乘岛南部有三个小群岛,并不属于郑国,属于三个小藩国。

最北边的领土,也是孤悬在外的一个火山群岛。

这座岛,本来是不该划给郑国的。

可考古专家在上面发现了郑桓公时期的青铜鼎,还发现了很多青铜器,证明这里有郑人活动的痕迹,那么这座岛就变成了郑国所拥有,郑王命名为桓公群岛。

本来这种岛,是不该归大陆国家的,该分封给宗室藩王。

可郑王有先见之明啊,在上面埋了青铜器啊,天然法理就在郑国,谁敢占?

再说了,这里只是一个火山岛,没什么价值。

可是,景泰六十年时,桓公群岛成为了郑国北方重要屏障,朱见渚用十年时间,改造这座小岛,把小岛变成军事重镇,驻兵在上面,拱卫北岛。

同样的策略,他还用在查塔姆群岛上面了。

这座岛在郑国叫武公群岛。

也是在景泰六十年,成为军事重镇,拱卫郑国东面海洋的重镇。

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全国有70%丘陵山脉,水利资源丰富,但水流短而湍急,不利于灌溉,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

对于一个孤悬在外的岛国来说,多山不是坏事,山脉多意味着矿产多,水资源丰富,也意味着拥有足够的战略缓冲带。

国不灭,郑王世系,就永远不会灭。

郑王对争霸没有野心,他也不能有野心,他是一个岛国,距离吴国、郕国、宋国都十万八千里,能打的只有宗室藩王的小藩国,这还是大明保护国。

想争霸也没门。

继藩这些年,郑王除了和自然环境作斗争外,就在伪造历史。

朱见渚和他上面的哥哥们不一样,他很爱诗书,吟诗作画,是他最大的爱好。

他的书法、画技在诸多藩王中首屈一指。

尤其他的仕女图,在大明也数一数二。

按理说,这位藩王不务正业,郑国应该衰落才是呀,其实不然,郑国绘画风气浓郁,涌现出很多宫廷画家。

郑王还喜欢油画和素描。

郑国的画家,是世界上最多的。

西夷画师,在郑国宫廷里就有上千位。

这些年,郑王四处搜罗画师。

而他本人的书法,也是藩王中第一,连商辂都称赞郑王的书法,郑国也是所有藩国中,唯一坚持用毛笔的国家。

毛笔和钢笔之争,在郑国压根就没掀起任何风潮,一如既往的使用毛笔。

喜欢书画的郑王,自然就喜欢历史了。

郑国和吴国中间的海洋,后世叫诺斯曼海,如今叫贞观海。

而郑国和南极洲中间的海洋,叫元狩海,元狩是汉武帝用过的年号,汉武帝用这个年号期间,霍去病在漠北连年大胜。

郑国和北面藩国的海,叫乾德海,是宋太祖赵匡胤用过的年号。

这几个年号,都是郑王向中枢上疏提出来的,也得到了使用。

在大明,大洋是以秦、汉、唐、明命名的;像国与国之间的海洋,一般用功绩卓越的皇帝年号,或者大功于朝的名臣武将的字号;海峡,则用功臣名将的名号,或者是发现这道海峡的人名,或者是本地使用的名字,或者是国名。

海峡很多,所以规定比较宽泛。

像郑国两个岛中间的海峡,则用华夏历朝历代的功臣名字,纪念他们的功业,这里叫卧龙海。

卧龙,可是所有藩国抢破脑袋想要的名字。

可郑国却得到了。

因为郑王太会玩。

郑国历史并不辉煌,想找出几个名人来都难,那郑王就创造名人,第一个创造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史书里都记得清清楚楚呢。

但咱会架空啊。

诸葛亮总得有后人吧,就漂洋过海来到了这里,在郑国这片土地上,建立了第二个国家,炎汉,刘禅的后人在这里登基称皇,绵延汉祚。

口说无凭。

郑国又出土了文物。

考古学家不信邪,史书记载得清清楚楚,怎么到伱这变了呢?

结果,一考一个不吱声。

嘎嘎开门。

武侯衣冠冢,炸裂不?

这还不够,在衣冠冢里出土了木牛流马,这东西只存在于史书上吧,但我们找到了。

考古学家一看一个不吱声,嘎嘎开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几年,吴王暗戳戳的创造文化,主打的一个瞎编乱造。

还编个神话故事呢。

山海经都被研究透了,容易被发现。

他们按照东周列国志来编神话,上面的吴国神全都搬过来,全国建庙祭祀,再把庙做旧,做出好像祭祀几千年的样子。

有的游客回来,还会意犹未尽地说吴国真有文化底蕴,甚至会向往吴国。

吴王还弄出吴国舞、吴国鼓乐、吴国文化等等,游客看得津津有味的。

可如果有研究历史的人就会发现漏洞,这鼓乐怎么用五线谱呢?你确定这舞蹈不是现代舞?你们靠不靠谱啊!

吴王挑出一个内陆市来,建立吴王文化城市,仿照秦始皇陵,建立吴王陵,也搞一个兵马俑,还弄出吴王宫遗址,把游客唬得一愣一愣的。

文化,创造一下不就来了?

欧洲当年不就这么创造的文化吗,不然他们历史才几百年,有个屁文化啊。

大明占了全世界的地,在大明眼里,欧罗巴所有人都是土著,天然不具备法统,法统只在老皇帝唇齿之间,他说法统在哪,法统就在哪。

关键老皇帝一说,他那些儿子们跟着说是呀,大明占据世界上90%的土地,说话不管用?

当南极洲确定归属后。

吴国就建立了一座南极博物馆,随便挖点冰雪,就吸引游客来了,主打的一个先吃螃蟹。

效果非常显著,真吸引了很多游客来。

真来挖啊。

结果挖个寂寞。

这鬼地方是白地啊,在朱见沪来之前都没人,能挖个屁啊。

大明明知道历史造假,却不会戳破。

这是天然法统,不要才是傻子。

这和毒物博物馆里的文献相悖啊。

也能改啊。

本土上一个王朝,疆域很小,是吴国开疆拓土,才有了抗天灾灭毒物的斗争。

完美衔接。

这历史连游客看得都一愣一愣的,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吴国旅游热潮,还在持续。

可吴国没有历史,吴王很心虚。

他按照古春秋吴国来规划自己的吴国,还设纪念馆,纪念吴国的名将、历史。

最牛的是,他给自己编纂了一套编年史。

从周太王开始的历史,从太伯、仲雍开始,把吴国从一个历史空白的国家,变成了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国。

正式确定,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不属于欧洲,法统在大明。

目前属于大明,未来会分封给藩王,独立建国。

还确定,冰岛属于欧洲,法统也在大明,因为这些岛屿第一个发现的是大明,所以法统理应属于大明。

至于维京人,他们只是明人奴隶而已,不具备法统。

这个世界上,永远是谁强谁说了算。

连老皇帝都看懵逼了,历史还能这么编造吗?

吴王召集万千才子,组建历史局,给自己创造历史。

他的历史里,吴国灭亡之后,后裔逃到了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在长达两千年历史里,一共经历了六个王朝,直到上一个王朝惹得天怒人怨,朱见沪神兵天降,建立吴国,当地臣民归附,就有了今天的吴国。

朱见沪是真能瞎编啊。

春秋时代能驾驶船只远航?你咋不说吴人会飞呢?是孙悟空后人得了呗。

第398章 吴国郑国周国篇: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第2/3页)

老皇帝算退了一步。

所以各国都欣然接受了圣旨。

会议上,对格陵兰岛进行重新划分,这块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本来属于维京人。

但老皇帝把法统夺回了大明。

阅读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