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442章 给王守仁上上强度,新时代朱祁钰、朱见漭思想二圣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可是,王朝更迭,终究是小部分人得利,无法让全社会得利的,且会让全社会的人受损,所以这是一条最不好的路。

朝廷其实计算过。

挑时间,肯定等您死了之后,再让他出京继藩啊。

看他牛不牛叉。

不过,思想总要传承下去的,若他吃了独食,老四得不到好处,他登基之后,未必愿意宣扬这套理论。

“咱们爷俩也做一对皇帝圣人,如何不妥?”

到时候拿出来一点往民间撒一撒,剩下的大头不还是皇家的吗。

“儿子都不服。”

皇帝为了拿回话语权,一定要动刀子的。

低调不一定好,但高调一定坏。

有人提出,这套分配论,高屋建瓴,过于浮于纸上,无法落入实际。

到了晚年后悔了,谁不想成圣呢?

将老皇帝的思想写出来,叫二朱理学?还是叫二圣理学吧,二朱说的好像是两头猪。

“就算还有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名字,有就有呗。”

太子厉害,今年都六十岁了,他能活几年?

为什么科举考四书五经,你不学会统治,如何当官?

所以,当官的本质,就是作威作福。

可别忘了,人心啊。

这就是一个南非弱国。

“你当煎饼果子呢,你说来一套就来一套?”朱祁钰让他滚出去,别来烦他。

朱祁钰道:“想去德国,就封他为徳王,去德国挑一块地方继藩,时间你定,地盘你来选,他能打下多少,就看他自己的能耐了,这种事就别来烦朕了。”

当文官察觉到危机的时候,想打断进程,已经不可能了。

“孙儿保证,孙儿登基之后,就让全民学习咱家的思想。”

圣人这东西,其实是吹出来的。

“爹,您身边的王守仁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朱见漭纳闷,为何不用王守仁。

万寿节的时候,分配论发表。

两次分配财富,有着本质区别。

“为什么不书写下来,谱写皇明诗篇呢?”

他不问前程,不问结果,他就想将一身所学,写进分配论里。

他不敢超过他爹,但想和太宗皇帝一较高下,亲征漠北肯定是没了,郑和下西洋也没了,收复安南也没了,他现在能赶超太宗皇帝的,就是思想上。

每个省,必须派代表,驻入公司总部,代表是义务劳动,没有工资,不享受公司任何权力,必须通过品德考核,且要接受御史、监察史的监督。

对于兵权,朱祁钰攥得死死的,须臾不肯撒手。

话说回来。

有的国家数据就比较漂亮,比如乾国,乾国的政府数据,就做得特别漂亮,不止计算房子,还计算了两遍,按照最高房价计算的。

所以不用动刀子。

朱佑梐可不死心,天天软磨硬泡,来个三圣思想呗。

他跑来养心殿哭诉,就是也想参与进来。

朱祁钰曾经分配过社会财富。

朱见漭直接赶人了,这是我的思想,老子要凭这思想,和太宗皇帝掰手腕子的,你还想分润功劳?想得美!

“爹呀,您得想啊……”

要知道,房价这个东西,是很主观的。

条款里,老皇帝防范所有人,就没防范皇家。

不过老皇帝浇筑通天之路罢了。

“大不了添上他们的名字。”

“儿子一介武夫,思想层面远远不如父亲您成熟。”

“而从国内移民之事,尽力而为吧。”

神+圣的,助他成为至高神。

朱祁钰没搭理他:“你家老四也不安分,朕手里还有几块地盘,他想去哪,让他挑个地方,去继藩吧。”

而且这钱还多了呢,皇帝太子的钱都在这里面呢。

这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后一件事了,要尽善尽美,他才能闭上眼睛。

大明街道上,多了一种新兴交通工具,汽车。

汽车并不稀奇,朱见漭继任太子大典上,就乘坐了汽车。

到时候这套理论再传给太孙,老朱家个个皇帝都是思想家。

他不喜欢被人吹捧,谦虚使人进步。

“那儿子给您举荐几位大才。”

当然了,这条路注定不可行的。

“就学咱家自己的。”

毕竟王恕已经带头了,又给了大家一段充裕的捐钱时间,如果再不明白,那就别当官了。

所以,大明进入一个崭新的大时代,儒家思想却没变。

因为不适应时代了,那就重新创造出一套理论来。

可时至今日,文官的话语权已经严重被缩减,因为话语权被掌握在纸媒手里。

朱祁钰何尝不想做一个思想家呢?

大明不是人口大国,而是巨国。

也可以用税收来调节贫富差距,可这是谬论,只是扩大税收而已,穷人什么好处都得不到。

大明的官员,本身就区别于大学生。

这就给老皇帝扩大民间舆论权柄,提供了充足基础。

王恕就第一个反应过来,这钱到不了民间的,就是左手倒右手。

终于找回了初心。

朱见漭道:“儿子跟您说句咱们父子间才能说的话,朱熹凭什么成圣呀?”

十全老人不就这么来的吗?

朱祁钰不屑如此,他始终认为,弄一套新理论,徒劳无功,兜兜转转还会回来的。

皇家拿出全部积蓄,实现了财富翻倍。

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写出来?

朱祁钰没有记日记的习惯,这两年脑子也不太好使,能记下来多少算多少。

武将想抬头,老皇帝也绝对不允许。

而大明百姓的教育程度,绝对是全世界最高,基本人人识字,人人能看懂报纸。

对百姓压根就没有什么影响。

剩下的时间,就是占领奥斯曼。

因为大明计算平均资产的时候,没把房子计算进去,作为固定产,房子肯定是重要一部分的。

他还在完善自己的思想呢。

雇枪手就雇枪手吧,看来朕这思想圣人,是做不成了,可惜了。

至于有人舍不得家财。

这笔财富终究要落入权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佑梐一听有这好事,他也想参与进来,来个三圣呗,咱们祖孙三代人,传为美谈,何不美哉?

“滚!”

他最后悔的事情,就没留下自己的理论。

大明第一辆民用汽车,投入使用。

会因为皇帝杀几个人,就改变本质吗?你不爱学习,你母亲揍伱一顿就爱学习了?

他要的就是一个名声。

不过,文官还是垄断大部分舆论。

可是,如果看景泰八年前的儒家思想,再看看景泰六十九年的儒家思想,就会发现,截然不同。

从不再秉政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这种感觉了,他整天胡思乱想,思考比做事时间更多,搞得他人都有点魔障。

当然了,吹捧的人也不少。

朱祁钰其实想独享思想家的功劳的,奈何他身体不行了,没有余生了,不可能写一本长篇大论了。

当时他可真的心无旁骛,什么都不想。

引起民间一片热议。

没有勋章的,对不起,我要动刀了。

在明朝,武将造反是很困难的。

可是,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什么民生吗?

老皇帝让人记下来,他再修改一番。

天下人必须去学!

本想让王守仁当圣人,当思想家的。

九十多岁的朱祁钰什么看不懂啊?

可官员们受不了啊。

想修改吧,却发现改不明白。

朱祁钰整张脸都黑了。

可能摆脱儒家思想吗?

摆脱不了的。

之所以没动刀,因为上一次是将江南财富收入国库,需要动刀子,强行收回来。

“爹,瞧您这话说的,儿子一介武夫,怎么改呀。”朱见漭干笑。

确实还是书里那番话,但解读之后,赋予了新时代使命。

而当民间能掌握舆论风口时,文官从管理者,变成了服务者,这种角色转换,是老皇帝一力推动的,文官完全是被动的。

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定期通过人品考核、财物考核、账本考核,谨防有人私吞公款。

早在六月之初,就对积极捐款的朝臣,颁发了隆宗勋章。

隆宗门,是养心殿的大门。

勋章以此命名,其寓意不言自喻,这就是块杀猪免死勋章,得到勋章的就不会被杀猪。

死人不会说话的。

朱祁钰完全可以自己创造一套思想,不,准确地讲换一层皮,新瓶装旧酒。

归根结底,都是统治思想,还是摆脱不了儒家的核心。

“外人,终究是外人。”

还得移民过去。

可能不好,可能只是朱祁钰片面的自己想法。

朱祁钰还真被说动了。

第442章 给王守仁上上强度,新时代朱祁钰、朱见漭思想二圣 (第1/3页)

果然。

景泰六十九年七月,朝廷开始杀猪了。

养心殿内传出圣旨,严查中枢、地方官员的财产来源情况,并进行第二次财产统计,并予以公开。

而捐出部分家财的王恕、余子俊、杨廷和等人,则得到了免死金牌。

阅读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