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475章 战后复苏:兄终弟及(七)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朝臣肯定反对,自古就没有皇帝儿子尚在,就指定皇位给弟弟的。

首先是乱了礼法。

其次是朱由检不好控制,这样一个人继承皇位,对朝臣而言是害非利。

可是,命悬一线的天启帝早有准备:“云郡王事朕不孝,朕在病中,他不来宫中侍奉,朕已和宗人府商量,将其逐出朕这一脉,慈烺虽过继给朕,却终究是信王之子,朕欲将其逐出朕这一脉。”

他没把屎盆子往朱慈烺头上扣,因为朱慈烺以后还得当太子呢。

(本章完)

即便在今天,世祖皇帝的拥趸非常非常多,几乎都是吹捧世祖皇帝的,固然有政治因素,但谁也不可否定他的伟大。

伟人,之所以被万世铭记,就因为他足够伟大。

华夏历史上,最伟大的就那么几个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还有太祖。

就这么几个伟大的人。

明世祖能和这些伟人相提并论,再怎么吹捧都不过分,在大明属于是过度吹捧了。

云郡王却疯了,你只记挂着别人家的儿子,我呢?我怎么办?

我被赶出这这一脉,让我去哪!

天启帝让太监宣读圣旨,云郡王过继到其他没有子嗣的一脉,去承袭别人的爵位。

显然,他早已做好了准备,堵住悠悠之口。

后面还有一章,醒来看哦~

可云郡王不争气,一直浮于表面,和朱慈烺比不了。

可天启帝这一病,就愈发严重,他不相信太医,请了很多医生入宫,吃了很多药,结果病情越来越重。

到了九月份的时候,天启帝已经起不来床了。

而太子之位空悬,朝中各方势力斗法。

九月十七,天启帝宣诏所有朝臣入宫,他指着朱由检:“朕死后,由朕的弟弟朱由检,继承皇位!”

等再过些年,一定会有人评判他的功过。

但现在,不行。

天启帝的太子一死,导致几年来政治混乱,如果再有人质疑世祖皇帝,朝政会更加混乱。

再等几年,等到太子定下来,等到朝纲稳定的时候。

天启帝只能发放抚恤金,大事化小。

尤其在渤海省、黄海省填海成功后,北直隶的气温直线升高,本来京师就热,这回更热了。

这回体会到南京的气候了。

室内工作还好一些,有空调,室外工作实在太遭罪了。

所以,民间舆论,天启帝是能理解的,可这舆论背后的目的,是指责三大工程,这可就是政治不正确了。

世祖皇帝最大功绩之一,就是三大工程。

他过继了弟弟的嫡长子朱慈烺,但并没有确定顺序,也没有立太子,他想考验朱慈烺一番,看看朱慈烺对他这个亲伯伯有多少感情?

这一考察,就到了天启十五年。

六十五岁的天启帝,忽然就病了,而太子之位空悬,天启帝因为生病心情不好,拒绝立储。

而云郡王和朱慈烺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是天启帝放纵他们去争,磨砺出来的才是好皇帝,其实他还寄希望于自己的亲儿子。

第475章 战后复苏:兄终弟及(七) (第3/3页)

方造成的,导致南方极端高温,夏季平均温度在40度左右,简直能热死人。

朝廷也不是没想办法,每个省都增加了很多人工湖,并且增加人工降雨的频率,还有就是发放高温补贴、空调补贴等等。

现在哈尔滨都不是避暑胜地了,哈尔滨夏季最高温度能达到40度,热得可怕。

现在的避暑胜地是兴安岭,夏季平均温度在27度左右。

阅读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