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

〖明末大军阀〗

第四百四十章 援军受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此时杨国柱心中充满了悲怆,锦州之战中,自己与王朴、李辅明也算是生死之交,可是如今面对势如破竹的流贼大军,二人却先后退兵,让杨国柱心中非常不满,难道这就是当初刘衍所说的“军阀作风”?

“兵将只知自保实力,而不知国家安危,此乃军阀。我辈绝不可如此,即便我辈被时局推着不得已拥兵一方,也要当做外逐鞑虏、贼寇,内安天下百姓的大军阀,如此才不枉七尺男儿人间一趟!”

杨国柱忽然想起刘衍当初在辽东所说的话,心中感慨万千:“真怀念刘衍在身边并肩作战的日子,那才叫安心,才叫痛快啊!”

“呜~呜!”

忽然,城外号角声四起,紧接着流贼右营的十余万大军开始向前推进,从四面朝着平阳府城压过来。

如今流贼右营在之前与宣府镇大军激战的时候,折损了两万步卒与死兵,但是现在依然有一万五千骁骑、三万甲兵与六、七万步卒死兵,兵力上比困守城中的三万多宣府镇将士多三倍!

不过此时杨国柱的脸上依然满是坚毅,以宣府镇将士的兵力与战力,十余万流贼大军不可能攻入城内,只是一场大战下来,麾下将士肯定会伤亡不少。

“也罢!看我此战重创流贼于城下。”

杨国柱大吼道:“传令下去,各部死守城池,杀贼!”

一时间,

此时平阳府城外旌旗稠密,袁宗第率领的流贼右营大军四面结阵,将城池围困得水泄不通,一场攻城大战即将开打。

杨国柱面色疲惫的站在东城墙上,望着城外集结进攻的流贼大军,心中异常沉重。

三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进剿,可是流贼大军的强悍却让杨国柱、王朴、李辅明大为吃惊,那些几乎可以与清军铁骑相媲美的骁骑,那无边无际,好像根本死不完的死兵浪潮,让宣府镇、大同镇和山西镇将士苦不堪言,三镇将士一路下来伤亡很大,以至于王朴以“保全大同镇,便是保留朝廷在山西的门面”为由,率部撤了回去。

而山西镇总兵官李辅明因为兵力太少,只有七千人马,再刨去一路上的伤亡,只剩下五千多人,一时之间也萌生退意,不顾杨国柱的苦苦规劝,率部撤回了镇内,只留下杨国

柱一镇兵马继续南下,而后被流贼大军围困在平阳府城内。

城头上的战鼓纷纷被敲响,紧接着城头上的火炮与火铳开始轰鸣,军中的弓箭手也开始齐射,各种滚木礌石不断砸下。

宣府镇将士在经历了辽东血战之后,已经脱胎换骨,从战力与心理上已经今非昔比,及时面对数倍于己的流贼大军时,也能够从容面对,可以奋力还击。

“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四百四十章援军受阻 (第1/3页)

平阳府地处山西、陕西交接,治所便在临汾县,府城与县城同郭。

平阳府自三国魏始置平阳郡,“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到了大明初年,朝廷重建平阳府,领州六、县二十八。平阳府东连上党,西界黄河,南通汴、洛,北阻晋阳。宰孔所云景、霍以为城。景,太也,谓霍山;汾、河、涑、浍以为渊,而子犯所谓表里河山者也。

杜畿云:平阳枕山带河,天下要地,是也。

阅读明末大军阀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