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藏国〗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公共交通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但这个构思同样也是由王平川落实的,天宝二年,王平川接过父亲的交班,成为军器监造车首席工匠。

飞龙把一张简图交给他,他用了一年时间研究,便给皇宫造出了是悬挂式车厢的马车。

到了李邺这里,在李邺的建议下,王平川又进行了改进,在两层车厢之间填充了一层软木,取代原来填充的皮革,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车厢的晃动。

出现在汉长安和长安城之间的大马车极大方便了低层百姓通行,不过它也有很大缺陷,它不是悬挂式车厢,所以比较颠簸。

当然,如果路面是平滑的石板路,就能大大减轻颠簸程度。

而且另一个缺陷就是闷热拥挤,异味难闻,就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坐在一起,只能做到男女车厢分开,否则女人都不敢坐了。

所以私人的油壁车虽然贵,但依然有人乘坐,五个人包一辆车,宽敞舒适,更重要是,管事或者掌柜级别的车费可以报销,那就不用去挤官方大马车了。

此时,连接汉长安城和长安城之间正在忙碌地开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邺虽然有构思,但他不是工匠,他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而能力超群的工匠得到启发后,他们就能想办法把李邺的构思变成现实。

王平川就属于这样的超群工匠,他能理解李邺的构思,并把它在现实中造出来。

还有一个就是减震,后世的减震是用螺旋弹簧或者钢板弹簧,唐朝的技术暂时做不到。

但聪明的工匠自然有他们的办法,那就是双层车厢,里面一层车厢实际上是用铁钩悬挂在外层车厢上。

但这个秘诀也不是王平川发明的,而是飞龙发明的,实际上是宋朝发明,被飞龙移植到了唐朝,李邺也知道这个办法,只不过被飞龙抢先一步。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公共交通 (第2/3页)

川发明的技术造成来的木制六轮大马车。

众所周知,自古的载人马车都是两轮,四轮车就有一个同步转向的问题,现代汽车是用差速器解决的,但古代马车不行,四轮马车要么只能运货,坐人不行,太颠簸了。

王平川制造的四轮车,前两个轮子装在一个车架上,后两个轮子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实际上是两个两轮车的组合,如果是六轮车,那就是三辆两轮车的组合,就像火车一样,各个车厢都是独立的,很简单巧妙的办法。

但实际上,这是李邺提出的构思,他是从后世火车以及货运船队的连接,得到了启发,把这个构想交给王平川,由王平川负责落实。

阅读藏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