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第一百三十四章 几个关键节点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而互联网行业,大家都是争夺用户时间,你做出足够优秀的产品能够扩大用户使用时间的增量,那伱去获得用户增量时间,不影响我的应用占据用户存量时间。

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用户平均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在三个小时左右,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用户平均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超过了8个小时。

这多出来的时间就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增量。

因此后世台积电通过各种法律诉讼手段来阻碍中芯国际的发展,从中芯国际侵犯了他们多项半导体制造技术的专利权到中芯国际挖角其员工获取其商业机密等。

后来2009年张汝京从中芯国际离职,明面上说是因为个人原因,实际上是台积电要求,张汝京离职,他们才愿意达成和解协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什么台积电要起诉中芯国际,因为中芯国际发展得越好,台积电被吃掉的市场份额就越多。

至于中芯国际有没有使用台积电的技术,应该是有的,早期从2000年中芯国际成立到2002年之间,中芯国际从台积电挖了超过100名工程师。

大概在2002年6月台积电找到阿美利肯一家同时在中芯国际及台积电下单的模拟IC设计公司,在台积电的矽智财平台制作的光罩上,植入潜藏图形。

到2003年11月,台积电方面取得中芯国际销往这家公司的芯片,透过电子显微镜反剥法,通过还原工程的方式,找到台积电特殊的潜藏图形。

为什么中芯国际要使用台积电的技术,不能通过购买专利授权的方式,说白了还是没钱。

阿美利肯又怎么能接受华国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企业呢?

我们做光刻机,在落后制程的时候还好,愿意给钱给台积电或者三星电子,他们会帮我们对实验机效果进行测试。

但是当我们追上目前国际先进制程后,他们会做什么来阻止我们的研发进度,这完全是不可控的风险。”

半导体的竞争残酷程度丝毫不亚于互联网,甚至比互联网更甚。

因为半导体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互联网残酷得多的零和博弈,芯片需求一个池子,你多生产一块芯片,意味着我就要少卖出一块芯片。

作为芯片代工领域的后来者,中芯国际需要靠低价抢单的方式获得市场。

低价抢单就决定了他们没有太多的盈利空间,没有太多的资金去从官方渠道去购买专利。

首轮才6.3亿美元,一共建了7个芯片加工厂,没钱去购买专利。

而且台积电以50亿美元高价收购世大半导体,说白了希望尽可能垄断这个市场,然后抬高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

他们也不愿意把专利卖给中芯国际。

第一百三十四章 几个关键节点 (第2/3页)

的半导体发展做了大量贡献。

说白了阿美利肯出钱出技术,霓虹和高丽出土地和工程师。

而80年代的霓虹半导体,只有技术依赖阿美利肯,而且依赖程度不高。

周新见关建英理解到了他的意思,接着说:“没错,阿美利肯尚且不能接受作为他盟友的霓虹,有先进的半导体企业。

阅读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