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第二百零八章 新芯(华虹)的成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小张说:“交大能搞定深亚微米的芯片设计已经够不容易了,赵师傅,你这人啥都好,就是有时候太愤世嫉俗,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了。”

赵师傅反驳道:“我也不是什么都看不上,新芯科技我就觉得很牛,别人能够设计出让霓虹人和高丽人都惊叹的芯片。

芯片本身还好,高丽和霓虹的实验室产物也能做到0.13微米,500MHz的频率,但是做到大规模商业化这就太难了。

包括新芯光刻机也很厉害,能把尼康的技术吃透,甚至能够在一些方面比尼康更加优秀,这真的太难了。

林工程师是我见过的人里面技术上最精湛的,他比我当年去东芝学习的时候见到的最厉害的工程师还要更厉害。”

但是如果不加上华虹NEC的话,单纯只是我们,生产能力也不过1万片每个月。对于新芯半导体的体量来说,远远不够。”

小张说:“如果新芯科技能收购我们就好了。”

赵师傅像是被什么击中了一样,“你别说,还真有可能。

以周新的战略构想和性格,他现在就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就只缺芯片制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张微微张嘴:“那是有多厉害?”

赵师傅算是亲眼见证了国家层面投资的半导体企业从华晶到华虹的过程。

他在刚进华晶的时候因为学历够高的缘故,被派到霓虹去学习。他是当时去霓虹学习的一批工程师里年纪最小的一个。

那时候他们去的是东芝,在东芝学习的日子里,他们只能看不能记,不能做任何的笔记,只能靠脑子记。

也正因如此,去霓虹学习的机会才会轮到赵师傅:学历够高又年轻,记忆力的巅峰时期。

申海交大在2000年的时候突破了0.35微米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难度,而且攻克了0.25微米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后来陈进回交大搞的汉芯,是0.18微米的半导体芯片,被认为接近国际先进技术而被大肆吹捧。

换到现在,新芯科技都搞出来了大规模商用的0.13微米芯片,虽然因为新芯的定位比较模糊,所以华国官方没有大肆吹捧。

更准确的说是,找不到角度吹,华国搞了十多年才突破0.25微米的芯片设计,别人直接一推出就是0.13微米,还是大规模商用版,这中间的差距太大了,又没有在国内找山头摆。

因此新芯科技实现的技术突破,还没有汉芯引起的技术突破来得影响力大,只是在新闻上被提到了一句。

赵师傅说:“我也不知道,反正比我厉害得多,我自认为技术层面我已经和当年教我的工程师相差不大了。但是我依然看不到林工程师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我只知道非常高。”

小张说:“那不就得了,新芯科技有经验的工程师几乎都来自硅谷,他们从国内招人要求非常高,校招相对好一些,社招那要求得赵师傅你这样去才能进。

我有高中同学在新芯,华国工程师都在做边缘类项目,你刚刚说的那些芯片设计都是硅谷的工程师在做。芯片设计在国内本来就是弱项,交大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小张是申海人,虽然他在第二工业大学,但是不乏交大复旦的同学。

赵师傅本来想反驳两句,像是想起来什么一样,又笑笑把话题转移道:“确实有可能设计了芯片然后交给华虹来代工,毕竟我们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大规模承接产能的芯片制造企业。

第二百零八章 新芯(华虹)的成立 (第2/3页)

你知道现在阿美利肯卖的很好的Mphone,还有苹果最近推出的ipod,这些设备上的芯片都是新芯半导体设计的。

去年年底的时候,交大找科技部搞的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突破,你听说过吧?

新芯科技早就实现了技术突破,而且设计的0.13微米的芯片已经大规模商业化量产了。真不知道交大有啥好吹的,还特意搞了个庆功宴。”

深亚微米集成电路,通常把0.35-0.8微米及其以下称为亚微米级,0.25微米及其以下称为深亚微米,0.05微米及其以下称为纳米级。

阅读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