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第三百二十三章 优势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陈波的消息会更加接近真实的人物特质,但是张鹏并不打算一五一十的把这些信息提炼出来记录到中金的客户管理系统里去,这是我的信息资产,为什么要分享给公司?

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要发挥出它的价值,张鹏熟谙此道,有价值的信息不能通过公开渠道分享给上级,这压根体现不了你的功劳。

张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波问:“关总?关建英啊?”

张鹏说:“应该是吧,新芯的高管团队里不只有他一个姓关的。”

陈波说:“那就是了,关总算是新芯里跟周老板最早的高管,比胡教授来的还要早。

他现在分管芯片设计,是我直属的boss,我就在新员工培训还有每年年会上见过他,没有直接打过交道。

不过听部门老同事介绍,说关总人不错,虽然管理严格,但是很为员工长远发展着想,口碑不错。”

胡教授因为一直在高校带博士,博士毕业五年起步,没啥效益上的压力,而且他还是偏理论那一挂的。

会更强调要保持心态,持之以恒的做出一些成果出来。”

张鹏听完后频频点头,这些都是有价值的信息,外界只能看到新芯的成果,大佬们的履历,但是大佬们的性格特点是很难看到的。

只能从采访和公开讲话中管中窥豹,考虑到这些公开场合的讲话存在表演成分,因此真实性寥寥。

以雷君为例,在公开场合发言也好讲话也好都非常接地气,能和广大消费者打成一片,他在早期小米创业过程中对员工是非常严格甚至是严厉的。

张鹏倒不太关心这个,因为他又不是关建英的员工,这和他没半毛钱关系,这里面值得他关注的信息就是关建英是周新的心腹,新芯的元老。

“后来胡教授来了之后,他就给胡教授让位了?”张鹏问,胡教授是指胡正明,胡正明去交大也开过讲座。

张鹏去听过,陈波没去。

“是啊,和关总比起来,那肯定还是胡教授更牛一点,不管是资历还是周老板最早的伯乐,还是说学术造诣,胡教授都要好一些。”陈波说,“不过胡教授和我的职级离的太远了,没有具体接触过。

同样只是听说,说他没有那么‘热血’,希望员工能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像一些中层管理者,巴不得下面的人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除了睡觉吃饭都在为公司干活。

浸润式光刻机还是比较明显的技术进步,想追赶上也不像网络媒体和狐疑上说的那么容易。”

陈波点头:“那肯定。”

张鹏说:“我们这次由我们部门的大领导亲自带队来申海,就是为了接新芯光刻机的ipo项目。

希望成为这个项目的IPO保荐方,一手包揽这个项目,因为我在申海念的书,所以被选中跟着过来了。

昨天我们领导和你们公司的关总还见了一面。”

前面说关总为员工长远发展着想,也有这个意思,关总很push,生怕员工水平不行,当然你水平够做出来的东西能达标,他也不会要求强制下班。

关总是结果导向,胡总是过程导向,你好好上班好好干了,没结果也行。”

陈波停顿片刻后说:“我个人觉得这也和他们两人的背景有关。

关总之前先是在大公司上班,然后和朋友合伙创业,会更看重员工的能力,因为创业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事情,创业公司一般不校招只社招,他们要看结果,员工贡献对得起报酬的效益。

所以关总很看重结果,内部会议的时候直接明说,大家在能力不够的时候要多学习,公司工作之外回家也要保持一个高强度的学习状态。

第三百二十三章 优势 (第2/3页)

,已经是非常乐观的估计了。

张鹏听完后对浸润式光刻机的领先有了初步估计,不像外界所以为的那么短,但如果只是一年的优势,还是让张鹏想不明白。

仅仅一年的时间优势,值得英特尔花两百亿美元的高价买单吗?

不过张鹏不会直接问这么敏感的问题,因为他估计自己的老同学都不知道英特尔开出过两百亿美元的高价要收购新芯光刻机:“我明白了。

阅读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