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1章 大伊利里亚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而且由于千年来一直在被人统治,也导致当地人慕强心理十分严重,他们大多喜欢称自己为德意志人或者意大利人,而非斯洛文尼亚人。

由于斯洛文尼亚人通常会三到五门奥地利帝国语言,所以翻译部门长期被斯洛文尼亚人霸占。

他们和奥地利帝国之间的联系过于密切,再加上距离意大利战场更近,他们也更加清楚奥地利帝国的强大,所以参与叛乱这个选项压根不存在。

事实上斯洛文尼亚民族这个概念都是由维也纳的叛乱者提出来的,不过此时他们没机会发表那些具有影响力的演讲了。

他们要么被送去了矿山,要么已经成了肥料。弗兰茨可不想给这些人表现的机会,更不想让他们青史留名,即便留下的也该是恶名。

之前弗兰茨雇佣的那些待业大学生此时又派上用场了,他们的任务就是“如实”记录叛乱的卑鄙、无耻、肮脏、下作,同时展现维也纳居民遭受的苦难,以及平叛者的伟大、光明、正义。

当然必要的审查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弗兰茨可不想队伍中混进一些反对派和乐子人,既然决定要做他就要做得干净、漂亮。

西波斯尼亚方面则是直接处死了萨格勒布的使者,当地人还处于强烈的皈依者狂热的影响下,他们不光拒绝谈判,甚至觉得谈论叛乱这件事本身就是犯罪。

西波斯尼亚人在异族异教的统治下受难了几百年,一直到1844年才被奥地利帝国解放。

当地原住民的识字率不足0.1%,因为他们过去被称为“赖雅”奥斯曼语意为牲口,他们是当地的三等人,曾经他们的命运也如牲口一般可以被随意宰杀、贩卖。

这些人只能对决策产生影响,真正的决定权还在各省的督军手中。

不过斯洛文尼亚省的高官却拒绝了这场关于大伊利里亚地区未来命运的讨论。

(说成是斯洛文尼亚是方便书友阅读理解,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当时的斯洛文尼亚是三个行政区分别是卡林西亚公国、克拉伊纳公国和斯蒂里亚公国,斯洛文尼亚这个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斯洛文尼亚地区的态度很坚决,因为当时的斯洛文尼亚人交流通常会用德语和意大利语,而不是本族的斯洛文尼亚语。

其实这和当地的历史以及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十九世纪初斯洛文尼亚地区有一百多种方言,哪怕是到了今天依然还有46种官方承认的方言。

直到1844年以后,奥地利帝国每年向西波斯尼亚地区拨款数千万弗洛林,才让一座座学校、医院、教堂才拔地而起,群山之中才第一次有道路和铁路的概念。

事实上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章 大伊利里亚 (第2/3页)

的影响力其实微乎其微,尤其是在耶拉契奇这种地方实力派眼中更是一文不值。

然而贵族和商人们更加反对加入匈牙利人的事业,因为他们的利益大多和奥地利帝国挂钩,而不是匈牙利。

哪怕是看在权和钱的份上,他们也不会支持匈牙利人,那所谓的忠诚的传统是哪里来的?不还是这些地主、乡绅带的头儿!

至于教会,那更是早就和哈布斯堡家族绑在了一起,这些神棍从某种意义上讲才是奥地利帝国最忠实的信徒。

阅读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