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章 治蜀大小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丞相主力出越嶲郡夷王高定成功将其剿灭,马忠领军成功破掉牂柯郡守朱褒,李恢剿益州郡雍闿有惊无险。】

聊到战事,关张赵等将军也终于提起来了精神,但很快便重新失望了:

“这么弱?”这是张飞的惊叹。

光幕投出来的地图上标注的很清楚,即使是所谓的夷王高定,手下的人马也才两千人。

两千人够干什么的?张飞寻思了一下,合肥城下能破……哦不对,张文远那是精兵。

另一方面在长期时间里,直到一千六百年后都还有民族奉丞相为祖先,遵守约定,为中国守国门。

这是一种极其分裂甚至在认知上有点冲突的情况,而其中或许涉及到了古身毒道的利益争夺。】

这章改了又改还是不满意,抱歉。今天还有。

(本章完)

这实际上也是整个汉王朝的经验,毕竟大军开过来又不能进山,日日消耗粮草怎么看都不划算。

众人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最终看向了孔明:如果是军师那一定有好办法吧?

孔明则是蹙眉看着光幕,想到光幕历史中自己的寿命,他总有一些不太好的预感。

【丞相对于南中需要综合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在短期里,南中多次复叛,甚至导致如向宠这样的将军都身死。

偏厅内已经彻底陷入沉默。

武将们虽然听不懂,但能听出来感觉很厉害。

而蒋琬等人则是彻彻底底的沉默。

别的文官能有一个政策绵延百年就已经算是很厉害了。

结果今天丞相这里,随便拿出来一个动不动就是福泽千年。

啸众聚寇的话,两千人也不过一扫之数罢了。

马良此前刚去武陵郡与五溪蛮交好,闻言摇头道:

“南方地形复杂,若不能使其归心,反复叛乱则烦不胜烦。”

赵云点头道:

“征伐夷越向来乃下策,使其钦慕汉化方为长治久安之策。”

223年刘备病逝,之后丞相要忙着搞锦官、搞盐铁政、要修水利,还要派邓芝去和孙吴和谈,属实是抽不出手。

直到224年季汉和江东重新结盟,次年曹丕气急败坏第二次伐吴,丞相才终于能腾出手来收拾一下南中。

平南中的时间是225年,出师表自述是五月出发,史书记载十二月就班师成都。

丞相很赶时间,毕竟明年就要北伐了,今年早点结束就能早点休息。

故而直接兵分三路力求一战而定。

水利这么简单?搞盐这么简单?挣钱这么简单?

但是再想想光幕此前给孔明的赞誉,众人反而又平衡了,甚至反而有了一种理所应当之感。

毕竟智慧的化身嘛,非常合理。

既然智慧的化身被称为卧龙,那么凤雏岂不是……

感受着集中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庞统假装毫无所觉,心中就一个想法:

这些改进手段使得蜀中的盐产量翻了一倍以上,成为季汉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铁政自然也难逃丞相毒手,设司金中郎将。

三国时期恰巧是冶铁技术飞速发展的时候,有了丞相的支持,季汉冶铁技术发展很快。

冶铁技术改良带来的不仅仅是兵器愈发锋利,还让季汉的农具也变得更加好用,带动了农业发展。

堰官、锦官、司盐校尉、司金中郎将等职位的设立,给丞相治蜀打下了相当良好的基础。】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有钱有粮了之后,丞相也开始静极思动:没办法,南中那边实在是太跳了。

或许是因为夷陵战败导致季汉威望受损,总之在刘备插在白帝城思考是要反攻还是要和谈的时候,南中便开始闹腾了。

而刘备病逝之后,丞相看着季汉这个烂摊子自己也总结出来:凡事总得分轻重缓急。

毕竟你饭都快吃不上的时候跑去平南中,那纯属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第2章 治蜀大小事 (第3/3页)

河道能遗泽千年。

【丞相同时也对蜀中的盐政做了改进,设司盐校尉。

四川直到现在还在用的火井煮盐法便是来自于当年丞相的改进。

家火煮盐改火井煮盐,提升火井效率,增设盐井等都是丞相当时留下来的改进措施。

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