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83章 河北养宝马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玄宗的政策很大程度是参考了汉文帝的复马令,鼓励百姓养私马,并给补贴让利,增加帝国整体的马匹保有量。

这也是后来宋朝的“保马法”屁用没有的原因,汉唐两朝的私马就是百姓自己的,而宋朝的马政说白了就是“民牧官马”。

民牧官马属于一种强制摊派,而且所谓的补贴要等你交马时根据马匹成色而定,这种情况下被强制摊派的百姓自然也就随便应付一下了事儿。

不过宋代养马不行的原因也不止政策不行这一个原因,甚至可以说方方面面。

比如宋朝王禹偁写了一个相当扯淡的故事:

陛下看看我,咱老侯才是大唐忠臣啊!

可惜李世民对两人都没空搭理,此时正在与房玄龄交代:

《晋书》赶紧开修吧,他已经不指望那个帝范了。

【大唐士兵战斗力不行的另一个原因是马政的荒废。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嘴贞观年间一个不显山露水的绝对功臣:太仆张万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关于这项建议,李治虽然通过了,但还是一贯的老毛病,不是给自己和老婆花钱的话那是一个子儿都不愿意多花。

所以最终这项政策不能说没啥用吧,只能说毛用都没。

后来还是要“半生明君”唐玄宗给这条政策打了个补丁,给民间养马者让利,最终形成了唐朝开元时的独特景象:

“征人皆有私马”

也就是说被召募的兵卒都是骑着家里的大马来的。

隋唐交替时因为战乱,隋朝的国马基本被突厥抢了个干净,就留下来三千匹,被李渊迁到陇右放养。

后来李世民派了张万岁管理马场,这位一干就是一辈子。

直到贞观结束,李世民给李治留的战马是七十万匹。

这也是贞观一朝唐军战力的根本保证。

张万岁这哥们儿养马的天分可见一斑。

可惜啊,当局者迷。

观郑仁泰、苏定方、薛仁贵此类贞观遗臣受重用,可见这皇子治是有陛下遗风比较念旧的。

结果怎么唯独杀你一个,而且还是令人远赴岭南逼缢。

能把外甥逼到这份儿上,可想而知这齐国公当时是如何恣行专权了。

反观咱老侯,纵兵劫掠可能是对士卒管理不当,卷入谋反那更是可能被波及了。

然后这哥们儿去世之后,唐朝马政也开始败坏,等到玄宗接手时,仅余二十四万匹。

马匹不够的问题,高宗时魏元忠也上书聊过这个问题,最终给出的建议是取消禁马令。

唐初时马匹根据肩高分三等,最高者是大马,其次是小马,最下等是蜀马,基本只能用来拉磨。

还是因为唐初马匹不够的问题,所以当时有限马令规定大马不得民用,只能军用或者作为三品以上高官的代步工具。

魏元忠建议取消掉这条禁令,让百姓也能骑乘大马,这样百姓有动力培养良马了,官府再从百姓手里收购就行了。

第183章 河北养宝马 (第2/3页)

,何愁国事不定?”

侯君集缩在后面看着长孙无忌的背影无声嗤笑。

这齐国公话里话外的意思实在太明显,不就是暗搓搓说:

既然那皇子治有问题,他齐国公那自是大唐的大忠臣。

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