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21章 玄学型中医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张仲景还记得昨日诸葛军师忽然来找自己。

“张神医有没有一份能引以为傲的药方?”

当时的张仲景思虑片刻,便挥笔写下了这份“桂枝汤”,并给诸葛军师细细交代了这份药方的适用和禁忌。

结果没想到这份药方并不是诸葛军师自己用。

而看着光幕上那张药方,张仲景不可避免的紧张了,跨越千年,后世医术近神,能瞧得上这张药方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说到玻璃,顺理成章就有个疑问:古代的琉璃是不是玻璃?

从成分上来说大部分琉璃应该是玻璃的一种,双方的主要差别还是在于工艺。

西方的玻璃从古罗马时期就在用吹制法了,后来因为北欧地区光照不足的关系,玻璃的研究方向也一直都是趋向于透明化,用来给屋内增加采光,较早进入了日常生活。

东方的琉璃本身是冶炼青铜的副产品,随后因为东方的崇玉习俗,琉璃这种的发展方向便逐渐朝着玉石替代品发展,比如湖南就出土了很多的琉璃璧,比玉璧还要好看,到了明朝时甚至称琉璃为药玉镶嵌在衣服上和腰带上。

因此,穿越者如果回去烧透明玻璃器皿,大概率并不会引起古代皇帝们的多大惊奇,毕竟水晶杯虽然稀有但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除非你能徒手打磨透镜做出来望远镜。

事实证明,张仲景想多了。

【话说汉末有名医,一为华佗二为张仲景。

张仲景编撰了《伤寒杂病论》这本医学巨著,但很快散失,后经晋代医学家收集整理校勘,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

《金匮要略》中有一个方剂叫肾气丸,后来经过儿科专家改良后,便是如今无人不知的六味地黄丸,男性必备。

桂枝汤则是出自《伤寒论》,被誉为群方之冠,亦称伤寒第一方。

刘备还记曾经在洛阳厮混时见过大户以绫绢来绷窗,可叹奢华。

顿时刘备也觉得一扇小小的窗户,也能从另一方向说明百姓生活到底如何。

【至于桂枝汤这个药方啊,啧啧啧,那可就真厉害了。】

孔明能感觉到,旁边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张仲景,身体瞬间紧绷了起来。

光幕上也能见到那张药方逐渐放大,最终入目所见的是一张字迹沉稳的药方。

做不到的话,还请去老老实实烧制不透明的琉璃,如果能用化学知识调配烧制出流光溢彩比肩宝石色泽的琉璃,那王公贵族反而会对伱另眼相看。】

“吹制法。”

孔明往自己的本子上又记了一笔,同时敲了敲脑袋。

最近事情太多,依稀记得前两个月玻璃工坊的人是说过烧制玻璃失败率较高的问题。

当时孔明还去了解过,但最终也没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如今看来应该还是用了冶金范铸法的关系。

这次是一个瓶子,一个药方,丈育主播不才,恰好了解一点,咱们就随便漫谈一下。】

架好拍摄设备,并做好补光,闻莽戴着手套首先将瓶子拿起来。

毕竟是历史频道,闻莽也是学那些考古学家,不管真品赝品,反正专业态势要做足!

【首先还是得赞叹一下大佬做的这个瓶子非常传神,原型应该是咱们现在法门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

这个瓶子是非常典型的丝绸之路的见证物,因为瓶身的热加工技艺流行于罗马帝国晚期,瓶身的装饰则兼具了古罗马、萨珊波斯以及早期阿拉伯文化。

“采光……这玻璃能让屋内更明亮?”

张飞倒是还蛮感兴趣,涿郡在北地,冬天屋内昏暗他是记得挺清楚的。

若是那透明玻璃能够廉价而制,想想那房子,张飞都有点心动了。

刘备默然,很是羡慕这透明玻璃能走入百姓屋舍间。

抬头看了眼这府衙的窗户,穿壁以木,相交为窗,相较起来简陋的不行。

第221章 玄学型中医 (第2/3页)

,最后说她买不起。

闻莽只当是有钱人的恶趣味,毕竟汇款是真金白金不作伪的。

摇头将这些想法甩出脑海,这次两个礼物,闻莽选择了录制一个小视频感谢。

【哈喽哈喽,这里是又被大佬投喂的闻莽,今天来跟着vlog来看看这次的东西吧!

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