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94章 百万曹公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隋唐后气候变化加上水土流失,黄河这条母亲河时常发怒,宋朝和明朝的历史基本上也是对黄河的治理史。

元朝啥情况就不多赘述,对黄河的治理不能说是无动于衷吧,只能说是彻底躺平:爷玩海运去了!

好在大明出了个牛人水利专家潘季驯,首创“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办法成功治理黄河,收拾了带元扔下的烂摊子。

不过其中值得吐槽的就是元朝或是躺平或是以宋为鉴,总之正确的改漕运为海运。

结果到了明朝因为禁海又给改回去了。

余音尽后,则是哈哈大笑道:

“吾唐后辈,壮矣。”

此时自是没人自讨没趣到站出来指出陛下言语中的疏漏的。

杜如晦则是首次开始正视起“同志”二字。

看着老友认真蹙眉思考,房玄龄则是低声笑道: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废漕改海断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故事基本就确定了中国几千年来面对自然气候的主流基调:

并非像西方那样造大船逃难一走了之,而是撸起袖子众志成城,办他!

秦汉唐基本都有对黄河的治理以及修渠引水兴水利的政策,其中比较重要的应该是隋唐大运河。

毕竟隋炀帝直接将整个隋朝都梭哈了上去,可谓是勇气可嘉,治河成本可谓是旷古绝今。

虽然广神的初心可能只是想下江南看软妹子,但大运河终归还是为联结华夏南北做出了不俗的贡献,并且为后来的朝代出了一道难题。

“后世国家危难,能扶大厦之将倾者,必然同德同心同志,以此相称,可称适当也。”

这两字在史册中同样并不多见,杜如晦也同样想起后汉书当中的“六友同志,不仕王莽”。

两相联系,再想到彼时华夏头悬倭寇之刀,内有清亡之乱,外有驾坚船利炮之夷人。

简单两字,杜如晦竟从其中品出了一股沉甸甸的重量。

【回顾咱们的近代史,国际歌有句歌词唱得好。

这也让端坐在上首的刘备心中喟叹,心中忽然有了一个愿景。

等平定乱世天下重归于汉后,大汉骑士扬鞭北域震慑群胡,大汉武士跟随其后合唱此乐。

不知该是何种盛景?

……

甘露殿中李世民看着光幕上一张张切换的黑白图像,虽难明其义,但亦能感受到其中的不容易。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不仅仅是近代史,从古至今咱们的历史一直也都是一部奋斗史和抗争史。

而这部抗争史中,除了与异族的斗争抗争融合之外,最重要的部分恰恰就是从古至今的华夏先民对于气候变化的抗争。

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可以说就是与黄河这条母亲河的抗争,真真正正贯穿了我们历史的始终。

大禹治水可能是华夏先贤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篇章之一,山海经、史记、尚书、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先贤典籍基本都有记载这个传说并加以注释。

第294章 百万曹公 (第2/3页)

赞同。

乱世之苦他们已经吃过了,但此乱若认真分也不过是内乱。

后辈所遭倭奴之祸,想也知道贼寇必然欲使华夏亡国灭种。

此等之离乱苦痛,必然百倍千倍于众人这二十几年的遭遇。

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