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诸葛亮

〖舍弟诸葛亮〗

第254章 长江决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五月十八,当月的大潮日。

此前三天,关羽、太史慈就让部队开始倒时差,调整昼夜作息,白天从中午就开始睡觉。

十八日凌晨,刚刚子时,部队就吃饱喝足,上船整装待发。丑时初刻,船队陆续驶出邗沟河口,进入长江,然后顺流而下。

大约一个半时辰后,天色还没亮,但因为船队过于庞大,为了防止混乱不得不打些灯火,还是被南岸的孙策军哨船发现了。孙策军哨船用火号接力,把敌袭情报飞速传回。

还在睡梦中的孙策本人都被吵醒,他也顾不上多想,立刻整备舰队,出航跟踪警戒。

因为舰队中各型战船航速快慢不一,加上人数众多,出击的序列自然会拖得很长。快速的艨艟已经行驶出三十里了,笨重的楼船还刚刚才出港。

孙策让徐琨担任先锋舰队主将,黄盖为副,带领凌操、周泰、蒋钦先行。他自领中军大船主力,带着程普、韩当为副,另有一众水战战将簇拥。

考虑到部队可能会脱节的问题,临行时孙策还告诫徐琨:不要冲太快、离主力舰队太远,以防诸葛瑾、关羽有诈,想拉扯江东军各个击破。

一来汉朝人从没想过利用海潮,都只是把潮水作为一种景观,有得看就看几眼。

这个时代的南方水战,也都是在长江里厮杀,从来没人考虑过海潮对水战影响的问题。九成九的水战都是在更上游的江面发生的——

说来也巧,历史上第一本留于文字形式讨论海潮规律的著作,原本应该是诸葛瑾的同窗严畯严曼才写的《潮水论》,但严畯现在已经被刘备招募去干别的事情了,这本书估计也不会写了。

周瑜孙策不懂海潮的军事应用,实在再正常不过了。毕竟哪怕一千年后南宋水军和伯颜的蒙古水军在临安沿海水战的时候,都还不适应近海水文呢。

关羽和陈登理解了诸葛瑾的倚仗后,也就不再质疑,任由诸葛瑾安排拟决战的时间地点,他们则按照诸葛瑾划下的范畴,进行具体的战术部署调整。

江东军摸黑追击了个把时辰,天色终于大亮,先锋的徐琨很快发现,刘备军的舰队距离他并不算太远,基本上还处在江面的天际线上,瞭望手是可以看到前船的桅杆的。

“报!将军,下游可以看见敌军大船舰队,似乎都是斗舰!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54章 长江决战 (第2/3页)

的影响也更广泛,我如今等的就是一个大潮日。我打算在五月十八,也就是每个月海潮最大的日子出击。涨潮前往东顺流而下,待潮水上涨,便掉头杀回。如此无论往返,我们皆可得上游顺水之利。

我还提前派密使悄悄联络了吴县顾家,他们自有渠道和海盐县外海的某处原先是‘海贼岛’的据点取得联络,让陆议带着闽中的水师,于五月十八大潮日午后,在海陵县东南江口处海面埋伏,与我军会师。这样,决战时我军可以再多四千水战兵力。”

陈登虽是广陵人,但听了诸葛瑾严密的布局,还是啧啧称奇:“我在广陵数十年,也只是隐约知道月中时海潮较大,子瑜倒是观察缜密,竟能算出每月十八是最大潮之日,佩服。”

或许有人会觉得,把陈登这种老广陵,都描述成对海潮认知如此低下的样子,有点降智了,但这还真就是汉末时的实情。

阅读舍弟诸葛亮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