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诸葛亮

〖舍弟诸葛亮〗

第294章 分化江东,迫降周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羽听了,也是深以为然,自己一开始太顾及名声了,不想让大哥落下赶尽杀绝的恶名,以免将来招降纳叛不顺利。还是子瑜想得周到,放过孙策的子弟,不等于放过周瑜,周瑜还是要抓的。

哪怕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放任资敌。

关羽一开始也是战争刚结束、事情太多,挂一漏万了,被人一提醒立刻就改。

诸葛瑾原本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想交代,但看关羽态度那么诚恳,他也就不在这种场合多说了,到时候他自己跟太史慈和陆议传达就是。

反正关羽已经支持了他这个计划,具体执行操作可以随机应变。

诸葛瑾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陆议如果不插手内政,陆家如今人口凋零,很难恢复到“江东四阀”的势力高度,吴地的世家大族土地兼并问题,也能因此缓解。

但诸葛瑾嘴上还是说:“你还年轻,何必给自己设限,不会做文官,也可以一边带兵一边慢慢学的嘛。那就暂时让你继续带领水军,封锁长江口,巡防肃清周边逃散的海寇。

以后海寇渐息,你有闲暇了,便慢慢自学一些文官政务。具体军职,待我上奏主公,自有定夺。”

陆议连忙谢过,敬了诸葛瑾三杯酒。

诸葛瑾安排明白陆议,又转向顾

趁着今日接风宴的机会,其他吴郡本地的郡望大族的代表也都在,诸葛瑾不想一直拉着关羽窃窃私语讨论军务,正好顺便试探一下人事方面的调整可能性,为吴会的长治久安埋几颗伏子。

不一会儿,顾雍就带着内侄陆议,过来给诸葛瑾敬酒,各种盛赞不绝。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诸葛瑾就当着关羽和其他世家郡望的面,试探着说:

“陆郎为朝廷出力不少,此前吴地未曾恢复,为了保护你们,也不敢明授官职,以免连累宗族。

诸葛瑾摇摇头:“我当然不担心孙权,但周瑜颇有军略,不可让他另投其他诸侯,与我们为敌。

依我看,如果周瑜往南方跑,那倒是没什么,交州士燮敢收他么?只要敢,以士燮之能,根本驾驭不住孙权周瑜,迟早是反客为主。

但如果周瑜往北方跑,情况就不妙了,我们绝不能让周瑜投曹操。趁着眼下钱唐新占不过三四日,周瑜或许还没来得及转移太远。

我军正该以水军堵截巡查。可让子义、陆议、张多继续带领海船水军,沿吴县、海盐一带每日巡逻。孙家水军的战船不如我们快捷,若有动向,多半能够截住。”

(注:陆议至今没有字,过完年才刚十八岁)

如今孙氏已灭,将来天下水战的用武之地也不大了,不知陆郎属意文职还是武职?”

陆议面对诸葛瑾,还是有些紧张。他此前虽然为刘备阵营效力过几次了,前后将近一年,但还真没当面见过诸葛瑾,只是通过步骘等人联络。

通过步骘的转述,他深知诸葛瑾的深谋远略,唯恐自己的私心被看穿,略一犹豫,还是主动表态:

“虽然水军将领后续建功立业机会或许不多了,但在下少年遭逢家族剧变,数年来一直想向孙氏报仇,苦学的都是兵法战策。

若是让我治理地方,怕是耽误一方百姓,还是继续为一水军将领,纵然再无功勋,也可保一方海疆安宁。”

第294章 分化江东,迫降周瑜 (第2/3页)

诸葛瑾也无心吃喝,酒过三巡,便问起孙权的下落:“云长为何没派人细细搜检、那孙权等人下落如何?”

关羽倒像是有关心过,只是没刻意追求结果,便随口回答:

“也派人问过,说是与周瑜远遁海外了。这些人尚且年少,并无罪恶,也无实权,孙家在吴地也不得民心。其母既然不信大哥肯放他们一条生路,也没必要非抓回来吧。我怕有损大哥名声,让后来者误以为我们赶尽杀绝。

子瑜若是觉得不妥,也可以继续追查。浙南诸县如今还没接收,说不定孙家人狡兔三窟,有些撤去浙南了。”

阅读舍弟诸葛亮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